涉個人信息投訴呈上升趨勢,網貸被投訴占比超1/3
涉個人信息投訴呈上升趨勢,網貸被投訴占比超1/3
20歲至40歲投訴用戶占比超90%;沿海省份投訴量相對較高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具有極高商業價值的重要資源,并被大量收集、存儲在大小企業、組織的數據庫中。
與此同時,個人隱私和信息的被泄露、濫用,以及隨之產生的詐騙、騷擾等亂象層出不窮,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
面對個人隱私的泄露,不同地區、性別、年齡的人對于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是否存在差異?公眾更加關注哪些領域的隱私泄露?下面,我們通過分析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數據逐一呈現。
涉及個人隱私、信息投訴量呈現上升趨勢
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黑貓投訴平臺中針對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等相關投訴量總計達到31433單。各月投訴量占該時間范圍內總量的比重,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自2021年5月以來,大體上保持在10%以上。
網貸行業投訴量占比超過1/3
從投訴領域來看,投訴單量最多的是網貸行業,達到13268單,占相關投訴總量的1/3以上;網上商城、第三方支付、信用評估等行業,均以2000單左右的數量位居前列;另外,保險、外賣平臺、銀行乃至通訊服務也是被投訴的主要領域。
從投訴類型來看,投訴者投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金融借貸產品暴力催收泄露隱私、盜取用戶信息,爆通訊錄”、“信息泄露,騷擾電話與騷擾短信”以及“惡意扣款”等。其中,營銷短信轟炸、電話騷擾、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在網貸、網上商城、第三方支付、外賣平臺上等領域均是被投訴的主要問題。
由于網貸、電子商城、第三方支付、銀行、通訊服務、保險、外賣等領域,涉及交易和物流等必要環節,因此其收集的用戶個人信息敏感度普遍較高,這就導致普遍存在以上問題,對用戶個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諸如網貸、第三方支付、保險等甚至存在強制扣款、惡意扣款、私自扣款的投訴問題。
可以看出,這些投訴主要集中在容易造成較直觀的困擾或直接經濟損失的方面,對其他如殺熟現象的投訴相對較少,或者說較難進行投訴。
投訴用戶中以男性中青年為主
根據平臺數據顯示,在投訴用戶中,男性用戶占比超過八成,女性則不足兩成。并且,投訴用戶中,20歲至40歲的人群占比高達90.29%。與此相對,19歲以下的人群僅占6.61%,50歲以上的人群占比更是不足1%。相對于女性的男性,相對于少年兒童與老年人的青年、中年,整體呈現出對個人隱私較為關注,自我保護意識較強的態勢。
沿海省份投訴量相對較高
從地域范圍來看,涉及個人隱私的投訴量在1000單以上的省份有13個。其中,廣東相關投訴達4611單,遠高于其后的省份。
從城市角度來看,北京市的相關投訴量達1242單,甚至超過了湖南、安徽、湖北、遼寧等多個省份。可以看出,在經濟、教育水平相對發達的北上廣深以及南方等沿海城市,對個人隱私等的關注程度相對較高。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