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答好干部教育培訓“新考題”
□張祖
干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新時代新征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修訂和實施《條例》,必將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更好地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深入貫徹落實《條例》,才能找到“解題之道”,答好干部教育培訓“新考題”。
創新培訓方式,打造互動化學習模式,握住解題的“金鑰匙”。《條例》規定,干部教育培訓應當根據內容要求和干部特點,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行動學習等方法,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教育培訓不能“板著臉”,也不能“單向灌”,更不能“一成不變”。要通過創新,讓教學內容“活起來”,讓教育培訓“火起來”,讓課堂學習不僅“有意義”,而且“有意思”。要善于打造互動化學習模式,用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圈粉”,用生動有趣的學習模式“增效”,增強干部參加學習培訓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讓寓教于樂、學有所樂成為常態。
對接培訓需求,搭建差異化學習平臺,拓展解題的“新思路”。《條例》規定,把教育培訓的普遍性要求與不同類別、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每名干部的知識背景、工作經歷、實際需求不盡相同,所以教育培訓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準滴灌”,下足“繡花”功夫,做到“因材施教”。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就不能靠“萬能模板”,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要拓展思路、主動求變,在摸清培訓需求、深入分析學情的基礎上,“量身訂制”教學內容,讓參加學習培訓的干部聽了能“解渴”,學了有收獲。
健全培訓機制,完善理論性學習機制,薄發解題的“正能量”。《條例》規定,突出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加強能力培訓,全面提高干部德才素質和履職能力。強化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健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在抓常、抓細、抓長上見真章。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強基固本,完善理論性學習機制,打造“理論—實踐—理論”的“閉環”,持續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增強適應新時代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本領,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和能力支撐。
責編:康玉潔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紅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