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的理論品格
——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系列評之三
□靳仔囡
近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次會議名稱與以往相比增加了“文化”二字,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指本體,“用”指實踐,意即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理論品格,也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習近平文化思想彰顯出“明體達用”的鮮明理論品格,我們要準確把握。
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體”,凝聚“民族向心力”。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意識形態工作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此次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為我們在“用”上提供了具體指引,其中之一就是“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準確把握“明體達用”的理論品格,掌握“體用貫通”的科學方法,就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體”,凝聚民族向心力。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體”,實現“第二個結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項歷史性工程、戰略性工程來抓,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印發,是黨的歷史上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進行專題闡述。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論述不斷深入,而“第二個結合”就是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彰顯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理論品格,就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體”,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寶箱,努力實現“第二個結合”。
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體”,奏響“文明和合曲”。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開放式的思想體系。其開放性不僅在于隨著實踐深入而不斷豐富發展,還突出體現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的理論品格和科學方法,就要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體”,奏響“文明和合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對世界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最可貴氣質,就是以海納百川的氣度擁抱世界文明璀璨星空。
責編:楊雅婷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