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醫藥領域反腐,給人民滿意的醫療服務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朱永華
一場被稱為“史上最強”的醫藥領域反腐敗行動,正快速向多個醫藥細分領域推進。
7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公安部、審計署等十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7月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盡職盡責、全力配合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已有公開信息顯示,截至8月12日,全國至少已有176名醫院主要負責人被查。除了這些醫療行業的“關鍵少數”,反腐利劍也指向相關醫藥代表、醫務工作人員。
醫藥是重要的民生領域,與人人緊密相關。醫藥領域形形色色的腐敗,直接加重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相比其他行業,醫藥腐敗因為其專業化、個性化的特點,散布于藥品配送、檢查治療、設備采購、耗材供應、工程建設等各個環節,方式更隱蔽、“程序”更復雜,因而查處難度相對較大,以至于在一些小環境中出現養癰成患的現象。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一臺進口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直線加速器,醫院以3520萬元買入,中間的回扣,居然被醫院院長“吃回扣”吃掉1600萬元。正因為如此,重拳出擊醫藥腐敗,乃深得民心之舉。
集中整治醫藥領域腐敗問題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凈化醫藥行業生態、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這次醫藥反腐風暴力度空前,直擊重點和難點,相信必將取得巨大成果。但是于公眾而言,我們必須持有理性客觀的認識。醫藥行業風氣不僅關乎健康生命,更是關乎尊嚴,我們有理由對醫藥領域腐敗現象保持“零容忍”。但是,醫藥領域腐敗的形成有多重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它的特殊性復雜性決定了醫藥領域反腐敗斗爭勢必是一場持久的戰斗。正因為如此,中央部署的此次反腐行動著眼于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治理,旨在徹底凈化醫藥領域生態。
當然,不能以醫藥領域存在的腐敗現象否定醫藥領域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健康中國”建設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國用社會醫療保險的方式實現了醫保普遍化。近年來,衛生服務條件和能力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床位數從2012年的132.4萬張增加到了2021年的171.2萬張。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行后,群眾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率提高到70%以上。藥品集中采購制度更是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至今,國家已組織八批藥品集中采購,幾百種常用藥平均降價超50%。
我們有理由期待,醫藥領域反腐將帶給人民滿意的醫療服務。“人民滿意”追求的是“看病不貴看病不難”早日到來,“人民滿意”不只是一個“虛詞”“大詞”,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切身體驗與福祉。
責編:扶雄芳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新湖南 ? 湘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