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會場丨新當選的冷水江市委書記曾伯怡接受冷水江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0日訊(通訊員 張曉霞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冷水江市十一屆一次全會上,曾伯怡同志眾望所歸當選為新一屆市委書記。會后,曾伯怡書記接受了本臺記者專訪。
記者:曉霞
曾書記,您好!首先祝賀您當選新一屆市委書記,請您談談此刻的心情。

市委書記 曾伯怡
當選新一屆市委書記,讓我想起了《左傳》里的一句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逢有任命時都越來越謹慎,第一次要低著頭,第二次要曲著背,第三次就要彎著腰。這句話體現的就是對信任和重托的敬畏,也是對自我的深刻警醒,最能反映我此時此刻的心境。只有以“朝受命、夕飲冰”的事業心、以“晝無為、夜難眠”的責任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冷水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事業中,才能不辜負上級組織、全體黨員和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記者:曉霞
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我市今后五年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特別是提出的“1+5”城市建設引起了代表熱議和百姓關注,曾書記,市委提出這樣一個任務是如何考慮的?
市委書記 曾伯怡
“1”就是以打造轉型發展示范城市為核心。主要考慮到,冷水江屬于資源枯竭型城市,以往資源消耗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近年來,我市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產業,但經濟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質量轉型發展仍是當前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主題。“5”就是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鄉村振興示范縣市、現代精品宜居城市、生態修復樣板城市、健康文明幸福城市。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主要考慮到,冷水江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工業基礎較為扎實,發展先進制造業有基礎。目前,我們正在做優做強鋼鐵、銻等傳統產業鏈,加快培育新材料、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鏈,制造業發展來勢較好,必須乘勢而上,持續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建設鄉村振興示范縣市主要考慮到,冷水江作為工業城市,城鎮化率達到78.93%,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必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建設生態修復樣板城市主要考慮到,近年來,冷水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但錫礦山區域環境綜合治理、關閉煤礦涌水治理等工作還任重道遠,必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高水平生態環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現代精品宜居城市主要考慮到,冷水江城市建成區拓展到2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78.93%,必須要做活新城區、提質老城區,讓城市更加宜居。建設健康幸福文明城市主要考慮到,這是基于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城市文明度和美譽度的內在要求。近年來,我市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園林城市,在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爭創國家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精致精美。
記者:曉霞
在新五年的發展實踐中,您對肩負冷水江發展重任的我市各級領導干部有哪些要求?
市委書記 曾伯怡
面對新征程、新形勢、新任務,新班子必須要有新觀念、新形象、新作為,這是全市人民對我們寄予的信任、厚望和重托。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自覺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同時,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絕不能脫離實際硬干,更不能為了出政績不顧條件什么都想干,不做表面文章,不擺花架子,不急功近利,確保定一項干一項,做一件成一件。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黨代會確立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責編:唐錦玲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經授權后,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