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工作者:這個試點每2年認定一次,認定辦法請關注!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精神,豐富全省中小學體育活動內容,推動中小學體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根據省體育局、省教育廳《關于在中小學校開展摔跤柔道跆拳道項目試點的通知》(湘體青字〔2021〕14號)精神,定于2022年11月1日—30日對全省已申報的183所學校進行評估認定。
如何認定?一起來看。
湖南省摔跤柔道跆拳道項目試點學校認定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體發20201號)精神,豐富中小學體育活動內容,推動中小學體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摔跤柔道跆拳道運動項目(以下簡稱摔柔跆項目)試點學校(以下簡稱試點校)認定對象為:全省各級各類中小學校。
第三條 摔柔跆項目試點校實行申報、認定制度,每2年認定一次,摔柔跆項目認定條件是認定工作的唯一標準。
第四條 摔柔跆項目試點學校申報單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學校重視學生體育工作,重視學生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有健全的體育組織管理機構。
(二)已經開展摔柔跆項目和有意愿、有能力在下一步開展摔柔跆項目的中小學校。
(三)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并具備開展試點項目課余訓練的場地、器材及師資。
(四)執教人員應持有以下至少一種證書:1.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2.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3.省級專業性協會(省摔跤柔道運動協會、省跆拳道運動協會、省中國式摔跤運動協會)頒發的教練員等級證書。
(五)根據各項目得分總分排名,按照一定比例分類。
第五條 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單位可以向湖南省摔柔跆運動管理中心進行申報。
第六條 申報材料包括:
(一)申請報告;
(二)湖南省摔跤柔道跆拳道項目試點學校申報表;
第七條 省體育局、省教育廳負責試點校的認定、命名及管理工作,有關專業性工作委托湖南省摔柔跆運動管理中心(省摔跤柔道運動協會、省跆拳道運動協會、省中國式摔跤運動協會)承擔。
第八條 省單項運動協會(省摔跤柔道運動協會、省跆拳道運動協會、省中國式摔跤運動協會)對申報的學校進行初評,初審合格的,報送省摔柔跆運動管理中心。
第九條 省摔柔跆運動管理中心負責試點校的統評認定和管理工作。
第十條 雙數年份的6—7月為各學校自評和申報時間。8—9月為省單項運動協會初審時間。
第十一條 雙數年份的10月份省摔柔跆運動管理中心適時對各申報單位進行統評,并根據統評情況及時公布結果。
第十二條 凡經統評認定達到認定條件并經公示沒有異議的單位,由省體育局、省教育廳根據項目分別命名為“湖南省XX項目試點學校”。
第十三條 試點校每年年底須向省體育局、省教育廳上報試點校工作總結和有關統計資料。
第十四條 試點校實行動態管理。已被命名的單位,在新的認定周期仍須重新申報。未申請參加認定或經檢查評估未達到認定標準的單位,不再命名為新周期試點校。
第十五條 凡在省級體育、教育部門組織的相關活動中受到全省通報處罰,以及在試點校申報審核工作中有弄虛作假現象的學校,一律取消試點項目學校命名和獎勵。
第十六條 已命名的試點校在一個周期內沒有參加過省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省級單項協會組織的競賽活動的,取消新一輪試點校的命名和獎勵。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湖南省摔跤柔道跆拳道項目試點學校評定標準及評分
一、基本條件(20 分)
(一)領導重視(8分)
1.學校領導重視試點項目工作,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建立由校領導直接負責的管理機構,并有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1分)
2.學校把試點項目工作業績納入年終考核內容。(2分)
3.學校制定的試點項目發展規劃、工作計劃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并列入學校教育發展規劃。(1分)
4.保證試點項目的招生生源,有試點項目特長生特招政策。(2分)
5.學校把試點項目教練員帶隊訓練計算成教學工作量,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2分)
(二)師資配備(3分)
1.按國家規定配齊體育教師。(1分)
2.有與開展的試點項目相匹配的具有合格資質的專、兼職訓練教師。(2分)
(三)場地器材設施及經費保障(9分)
1.學校體育器材必須符合國家體育器材配備的標準。(2分)
2.根據開展的試點項目配有能夠滿足教學、專項訓練和正式比賽要求的場地器材設施。(2分)
3.學校體育經費必須按國家規定由學校教育事業費列支,并能夠保障試點項目訓練、競賽及帶訓教師的補貼經費,做到專款專用。(5分)
二、工作要求(30分)
(一)普及性體育活動(8分)
1.學校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監測制度,適齡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占學校學生總數的95%以上。(2分)
2.學校應按照國家課程計劃規定開足開齊上好體育與健康課,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鼓勵創新及豐富課余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有計劃地把試點項目與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充分培養學生專項體育興趣和技能。(3分)
3.學校學生參加試點項目活動的人數占學校學生總數原則上應達到30%。(2分)
4.學校在保障正常教學和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體育場館有序面向學生及社會開放并建立長效機制。(1分)
(二)課余訓練(8分)
1.遵循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心理特點,進行科學的系統訓練。(2分)
2.學校應積極創建試點項目運動隊,主動開展“名校辦名隊”、“一校一品”工作,建立不同年齡試點項目的代表隊。(2分)
3.校代表隊具有年度(階段、季度、課時)訓練工作計劃。保證每周訓練3次以上,每次訓練不少于90分鐘。(2分)
4.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雙休日、寒暑假組織集中訓練。(2分)
(三)競賽(8分)
1.有計劃地開展試點項目競賽活動。班級、年級、校際之間比賽形成制度。(2分)
2.學校每年度舉辦的運動會試點項目為必設項目。(2分)
3.試點校應積極參加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專項體育協會(省摔跤柔道協會、省跆拳道運動協會、省中國式摔跤運動協會)組織的各類體育活動。(4分)
(四)學生運動員的管理(6分)
1.認真抓好學生運動員思想品德和文化學習工作。(3分)
2.建立校級代表隊檔案庫。將學生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運動技術水平等情況建立檔案,并對其跟蹤調查。(3分)
三、工作成效(50分)
(一)學校體育工作處于本省(區、市)示范地位。(3分)
(二)本校30%左右的學生必須掌握本校試點項目的知識和技能。(2分)
(三)培養與輸送(20分)
學校必須注重體育人才的培養,保證每年向上一級試點項目學校、各級業余體育運動學校、省(區、市)優秀運動隊、大專院校等輸送體育后備人才。(20分)
向國家隊輸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每輸送1人計5分(以國家隊選調文件為準);向省專業隊輸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每輸送1人計3分(以正式辦理進隊手續為準);
向省體校、高等院校試點項目高水平運動隊每輸送1名學生計2分(以錄取通知書或學籍證明為準);
向上一級試點項目學校、市縣業余體育運動學校每輸送1名學生計1分(以錄取通知書或學籍證明為準)。
(四)運動成績(20分)
1.校代表隊在本省(區、市)體育項目比賽中成績名列前茅,并在全國及國際比賽中成績優秀。(12分)
校代表隊在市、省、全國比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6名分別計5、8、12分;
2.不斷提高學生運動員技術水平,每年要培養出等級運動員。(8分)
培養的運動員在周期內取得二級運動員等級每人計1分,一級運動員等級,每人計2分,運動健將等級每人計5分。
(五)表彰與獎勵(2分)
學校和個人在開展學生體育活動、培養體育后備人才等方面受到過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表彰。(2分)
(六)科研成果(3分)
學校和個人體育科研成果或論文在省(區、市)級以上刊物或論文報告會上發表。(3分)
四、加分因素
試點校培養和輸送的運動員在本周期內獲得以下比賽名次可計加分:
在奧運會、亞運會、全運會、世界大運會等單項前三名每人加20分、第4—8名每人加10分;
在世錦賽、世界杯、亞錦賽、世界中學生比賽中單項前三名每人加10分、第4—8名每人加5分;
在全國錦標賽、冠軍賽、全國青年錦標賽等比賽中單項前三名每人加8分、第4—8名每人加2分;
在全省青少年錦標賽、省運會、省中學生運動會及省級協會組織的比賽上取得前三名的每人加4分,第4—8名每人加1分。
(以上分值按人只計算一次)。
責編:楊雅婷
來源:湘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