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就能無憂?骨科大夫告訴你什么才是好枕頭
紅網時刻新聞9月19日訊(通訊員 王圣淳)“連著幾天睡覺落枕,脖子都不敢動,肩膀也跟著遭殃。醫生快給我看看吧!”長沙48歲的李先生落枕后,剛開始覺得不是什么大事,想著過幾天就好了。誰知,此后落枕的次數越來越多,讓他苦不堪言。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岳麓山院區骨科七病區主任盛斌處就診后才得知,自己患上了頸椎病,而罪魁禍首就是選錯了枕頭。
盛斌主任表示,人生約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人們在留戀舒適的床墊和溫暖、輕軟的被子的同時,往往忽視了枕頭的作用。要知道,枕頭的作用就是“護頸”。
人體的生理特征是頭骨圓、肩部平,平躺時如果不使用枕頭,連接頭和肩的頸部就會懸空;尤其在入睡之后,頸部肌肉完全放松,重力作用下頭頸會扭曲,整個睡眠時間內,頭頸都會處于長時間的過度扭轉狀態,造成勞損。
古語有云:“高枕無憂”,但從醫學的角度上看,高枕并非無憂。如果枕頭太高,頸椎過度前屈會壓迫氣道或引起氣道狹窄,從而導致罹患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得出風險增加;此外,頸項過度前屈的狀態,非但讓人感覺不舒適,還會造成頸椎損傷。
相反,如果睡眠時不用枕頭或者選用過低的枕頭,頭頸過度后仰,在每天平均高達6~8小時的睡眠時間里,會持續對頸椎造成慢性損傷,最終加劇頸椎的退變,導致落枕,甚至導致頸椎病的發生。不用枕頭還會導致頭部充血,容易造成眼瞼和顏面浮腫等情況。
枕頭如果過硬,會引起頸部肌肉的壓力過大,從而引起肌肉僵硬或者損傷;而枕頭過軟,頸椎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前屈,長此以往容易引起落枕或者頸椎病,影響睡眠質量。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枕頭呢?
盛斌主任指出,對正常人而言,枕頭的高度、軟硬度與每個人的胖瘦、脖子的長短有關,以舒適為宜,并無統一標準。總的來說,選擇符合人體頸椎生理曲度、軟硬適宜、舒適的枕頭最為合適。一般而言,對于習慣仰臥的人來說,其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拳頭等高(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為拳高標準,約8~13cm);而習慣側睡的人,其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后與自己的一側肩寬高度一致((肩寬-頭寬)÷2,約10~15cm)為宜。此外,枕頭支撐脖子后面(頸屈)的部分應稍高一些,并且具備一定的硬度,以便能支撐保持頸椎的生理曲度;支撐后腦勺的部分應較上述部分低3~5cm的距離,使之既能支撐頭部,又能與頸椎的生理曲度相適應。
除了高度,枕頭的內充物(枕芯)也至關重要,應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選用。首先,內充物不能是大塊的棉花或海綿,最好用較細的顆粒狀物填裝。因為顆粒狀的填料可以很好的塑型,睡覺時后腦勺可以壓出一個凹坑來,相應的凸起部分正好可以把向前凸的頸部托起;枕芯的另一個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吸水性能,這樣可以吸收汗水,保持頸部的干燥。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