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學歷繼續教育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17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指出,主辦高校應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辦學定位、辦學條件,遵循聚焦特色、控制規模、保證質量的原則,舉辦相應的學歷繼續教育,強化學歷繼續教育的公益屬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實施意見》強調,要按照“系統謀劃、分類指導,育人為本、提高質量,夯實基礎、強化能力,數字賦能、精準治理”的原則,形成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發展格局。
《實施意見》要求,普通高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統一通過成人高考入學,統一專業教學基本要求,統一最低修業年限,統一畢業證書。推動中央部委所屬高校舉辦“少而優、小而精”的學歷繼續教育,地方高校重點舉辦“服務地方、辦學規范、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學歷繼續教育,高等職業學校重點面向一線從業人員,舉辦服務“知識更新、技術提升”的學歷繼續教育。
《實施意見》針對教育教學環節提出了一系列規范性要求。強調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齊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建立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規范教學組織實施,加強對線上教學和線下面授的全過程管理;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結合實際開展混合式教學;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配足配好主講教師、輔導教師和管理人員;嚴格落實辦學基本要求和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工作指南要求,保證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管理,壓實管理職責,加大對優秀繼續教育教材的支持力度;嚴格規范校外教學點設置條件和程序,控制布點數量和范圍;建立健全監督評估機制,進行常態化質量評估監測。
《實施意見》強調,要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廣泛匯聚優質數字教育資源,促進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主辦高校要充分運用技術手段,創新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辦學管理方式,提高辦學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加強教育教學在線常態監測。
責編:周曉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