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降尿酸 為啥痛風更厲害了?
清涼夏夜,啤酒+海鮮的大排檔走起。糟糕!第二天發現痛風犯了,腳趾疼得走路一瘸一拐。趕快吃治療痛風的藥,降尿酸。不行!疼得動都動不了了。這是怎么回事?明明及時吃了藥,怎么疼得更厲害了?風濕免疫科醫生來回答:你吃藥的時機不對,只能適得其反。快來看看怎么回事。
●案例回放●
吃了治痛風的藥 他被抬進醫院
小李在晚飯時吃了不少海鮮,還喝了啤酒,結果當天夜里他的右足大腳趾就開始突然紅腫熱痛,整夜都沒有睡好覺。第二天起來,更是連正常行走都很困難了。
同住的小王說道,這是痛風發作了,我之前也得過,我把我的痛風藥給你,你先吃幾天看看?你現在的情況,也不方便出門去醫院。
小李感激地接過小王遞過來的藥盒,上面寫著“非布司他”。簡單看了看說明書,是治療痛風的藥物。疼痛難忍的小李沒有多想,趕緊吃上了藥。但沒想到,事與愿違,好心的小王這次卻幫了倒忙。
小李剛吃了兩天藥,發現疼痛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嚴重了。原本因疼痛無法正常行走,現在只要稍微一動,小李就疼得滿頭大汗。
這下小李實在是堅持不了了,趕緊找人把他“抬”到醫院就診。醫生仔細詢問了情況并完善相關檢查后告訴小李,他的癥狀是痛風急性發作,雖然吃的是治療痛風的藥,但是吃藥的時機不對。
小李這下徹底蒙了,明明及時吃了藥,為什么時機還不對呢?這是怎么回事呢?
尿酸降了 痛風怎么更厲害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痛風與高尿酸血癥。
痛風的典型表現為單水單鈉尿酸鹽結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性關節炎。高尿酸血癥是痛風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也是痛風發生的生化基礎。然而在血尿酸水平持續增高的患者中,僅有小部分罹患痛風。
尿酸鹽結晶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高尿酸血癥的程度、局部溫度、其他溶質、酸堿度,以及其他組織成分。脫落的游離尿酸鹽晶體或新鮮沉積的尿酸鹽晶體是強烈的炎癥刺激因子,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小李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他服用的非布司他就屬于降尿酸藥物的一種。
多數指南推薦,降尿酸藥物應當在急性炎癥控制1到2周后開始應用。血尿酸突然降低可使已形成的尿酸鹽結晶從關節滑膜脫落,引起痛風發作,尿酸降低速度越快,引發急性痛風發作的可能性越高。
痛風急性發作 先抗炎鎮痛
治療痛風包括兩方面:痛風急性發作期抗炎鎮痛治療與降尿酸治療。
在痛風的急性發作期鎮痛 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及時快速地緩解疼痛。主要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及生物制劑。
降尿酸治療 降尿酸治療的目標是預防急性痛風發作,預防痛風石產生,促進痛風石溶解,預防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出現。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針對小李的癥狀,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應當充分進行抗炎鎮痛治療,而不是在未抗炎的同時強效降尿酸。降尿酸的指征,需要通過進一步評估后,決定是否啟用以及啟用的時機。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首次使用降尿酸藥物的患者,推薦藥物遞增,同時應用小劑量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預防急性痛風發作。而在規律應用降尿酸藥物治療期間,如果出現痛風發作,不推薦停用降尿酸藥物。
文/張警豐(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責編:盧智彬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