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亚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2020-亚飞与亚基在线观看-国产综合成人观看在线-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

首頁 時事聚焦 [省內] 湖南日報深度 | “材料谷”,蓄勢奮發起湘中

湖南日報深度 | “材料谷”,蓄勢奮發起湘中

2022-03-31 10:42:55 新湖南客戶端

“材料谷”,蓄勢奮發起湘中

——婁底以一域之光為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添彩

漣鋼全景。 通訊員 攝

中源公司,機械臂在焊接泵車臂架。秦曙云 攝

中源公司,機械臂在焊接泵車臂架。 秦曙云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熊小平 李梅花 通訊員 鄧向東 劉曉方

數字說“谷”

婁底市發揮鋼鐵新材和工程機械兩大產業的引擎作用,統籌推進先進陶瓷、電子信息材料等8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協同發展,構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重要原材料“四輪驅動”產業發展格局,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

當前,婁底“材料谷”擁有規模以上材料企業247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1%,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526億元,初步形成了以鋼鐵新材、先進電子陶瓷等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

婁底規劃,到2026年建成全球領先的中高端汽車板基地、世界一流的液壓油缸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亞洲最大的高強鋼基地、全國最大硅鋼基板生產基地、國內領先的高水平先進金屬材料制造基地、全國高強度緊固件生產基地,“材料谷”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

婁底市委書記鄒文輝介紹,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5部委賦予婁底“十四五”時期的產業定位。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市“一號工程”,推動鋼鐵新材等新材料形成產業集聚、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培育三大國家級產業集群,服務湖南發展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貢獻婁底力量。

記者探“谷”

春雨潤物,萬木爭春。

連日來,記者來到婁底經開區、婁星產業開發區、新化高新區,探訪鋼鐵新材、先進電子陶瓷等新材料產業,感受婁底打造中部地區“材料谷”迸發的澎湃動能。

文昌科技的軌道交通制動盤產品。文昌科技 供圖

1. 做強先進基礎材料產業

依托漣鋼、VAMA等“鏈主”企業,發展高品質鋼、汽車板等鋼鐵新材

婁底經開區,漣鋼高強鋼項目今年1月全線投產。在項目集控中心,136塊電子顯示屏掛在墻上,實時監控鋼卷從開平、淬火、矯直,直至產出高品質鋼,全流程操控生產線的生產工序和工藝。

“項目按照‘燈塔工廠’標準,建設智能車間、數字工廠,工藝先進、產線智能,產品囊括工程機械用高強鋼、耐磨鋼等所有高端品種,可全面代替進口。”車間主任聶汗春介紹,高強鋼的屈服強度可達1400MPa,而厚度僅4毫米,用于起重機吊臂、高空作業車伸縮臂等工程機械制造,每平方厘米可承重14噸。

鏡頭轉向千公里之外,北京19號地鐵線上,列車載著乘客快速運行。列車制動盤全部由位于婁底的高新技術企業“文昌科技”供貨。“軌道交通制動盤制備技術研發成功后,首單2000多萬元簽下北京19號地鐵線制動盤項目,每列地鐵可減重約5噸。”文昌科技首席專家徐駿說。

在文昌科技產品展區,擺滿規格不一、形狀各異的鋁基復合材料。“這項技術解決了國內軌道交通制動盤‘卡脖子’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徐駿介紹,產品以鋁代鋼,制成軌道交通制動盤,可減重約60%,還具有壽命長、安全性能高等優點。去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已通過省有關部門IPO輔導報備,有望成為婁底首家上市企業。

婁底曾有過千萬噸鋼、千萬噸煤、千萬噸水泥的輝煌。瞄準產業結構調整,婁底依托漣鋼、VAMA等“鏈主”企業,發展高品質鋼、汽車板等鋼鐵新材,推進鋼鐵產業向“高精尖”轉型;依托中興液壓、三一路機等“龍頭”企業,發展液壓油缸、路面機械等工程機械制造業;以文昌科技、益思迪等為重點企業,培育有色金屬、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形成以鋼鐵新材、工程機械兩大“主導產業”為引擎的先進基礎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通過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打造、產業生態優化,兩大“主導產業”既有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又有中小企業鋪天蓋地,近200家規模以上企業在婁底發展壯大,年主營收入近1200億元。婁底鋼鐵新材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已建成亞洲規模領先的高強鋼生產基地。

浙湘高牌號硅鋼項目廠房,行車將產品吊裝入庫。李瑩 攝

2. 主攻關鍵戰略材料產業

推動硅鋼、先進儲能、先進電子陶瓷等關鍵戰略材料產業由大到強

硅鋼,被稱為鋼鐵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促進電氣產品升級換代的關鍵戰略材料。

2021年,浙湘高牌號硅鋼項目落戶婁底,并于當年投產,結束了湖南無“高端無取向硅鋼”的歷史。

記者在一期廠區內看到,長435米、高3層的生產線機聲隆隆,來自漣鋼的鋼卷經清洗、加熱退火、涂層等數道工序,“搖身一變”為高端精品鋼材——硅鋼。從浙江趕來催貨的客商陳修普,正等著這批硅鋼下線。不遠處,項目二期已破土動工。

高牌號硅鋼到底有多吃香?浙湘硅鋼項目剛動工,就有東方電機、美的、湘電等行業巨頭接踵而至,尋求合作。

“高牌號硅鋼是鋼鐵產品中的工藝品,一期生產線是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采用國內領先的控制技術。”公司總經理曹齊亮介紹,項目邊生產邊建設,一期從1月量產以來已銷售3萬多噸。二期將于2023年建成投產。整個項目達產后,可年產40萬噸高牌號硅鋼,年產值在40億元以上。

與高牌號硅鋼同樣吃香的,是在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尋求突破的博盛新能源,所產鋰離子電池隔膜成了市場“香餑餑”。“公司日出庫量約50萬平方米,產品基本零庫存,有些剛下線就被拉走。”綜合管理部經理周筍林介紹,公司是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鋰電頭部企業主要供應商,其中比亞迪的供貨量排全國第二。

立足做優質量、做響品牌,婁底加大項目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硅鋼、先進儲能、先進電子陶瓷等關鍵戰略材料產業由大到強、由低端到高端、由分散到集聚。

目前,婁底擁有國內最大的硅鋼熱軋基板生產基地,硅鋼產量全國排名第三,僅次于寶武、首鋼。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鏈企業236家,形成湖南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集中區——新化電子陶瓷產業園,主導產品覆蓋十幾類,有1000余個品種。

創一電子的移印車間。李惠 攝

3. 布局前沿新材料產業

30家先進電子信息材料企業發力,打造湖南一流光刻膠產業基地

走進創一電子高功率電感自動化車間,記者看到,機械手臂不停揮舞,包攬了集成芯片電感從繞線到成型等全部生產工序。伴隨“哐當”的機床沖壓聲,一顆顆芯片電感快速成型。

“你別小看這些芯片電感,有電的地方就有我們的產品,小到藍牙耳機、智能手機,大到汽車高鐵、航天軍工領域。”創一電子總經理蘇立良拿起一顆電感放在手心說。

創一電子是首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備從材料到工藝及關鍵設備的垂直一體化鏈條。“產品替代進口,供貨國內上市龍頭企業,并進入蘋果、比亞迪供應鏈和德國汽車電子等領域。”蘇立良說,去年,公司銷售收入1.6億元,出口占年收入的10%。

像這類先進電子信息材料企業,婁底共有30家,形成了湖南一流的光刻膠產業基地。其中,五江高科自主研發的感光干膜核心技術,首次創建國產PCB(印制電路板)光刻膠產業鏈,填補國內空白,為國內80%以上的PCB上市企業以及多家全球PCB前十強企業提供產品。目前,感光干膜年產能達30億平方英尺。

錨定新材料前沿和產業高端,婁底在“特、新”上做文章,通過搭建產業創新平臺、培育一批優質企業,做優電子信息材料等前沿材料產業,構建特色鮮明、多點支撐的產業競爭新優勢。

鑫達耐火生產的優質硅磚。譚思奇 攝

4. 提升重要原材料產業

推動耐火材料向高品質高端化發展,壯大新型建材和環保材料產業

“北有洛耐,南有冷耐”,是婁底發展耐火材料產業創造的佳話,涌現了鑫達耐火、華科高新等一批骨干企業。

走進湖南最大玻璃窯用高級硅磚銷售企業——鑫達耐火,記者看到一塊塊重30多公斤的“石頭”,經破碎后,被壓制、燒結成優質硅磚。“公司就地取材,把礦石加工成硅質耐火材料,用于建材、冶金、化工、電子等行業。”公司總經理唐四新介紹,公司年產能達6萬噸,作為生產光伏玻璃、浮法玻璃窯爐所用優質硅磚,占據全國市場70%的份額,出口占總產量的30%。

唐四新介紹,下半年,公司將新建一條硅磚生產線、一條輕質保溫磚生產線。投產后,優質硅磚產能將達10萬噸,產值突破4億元。

作為全省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婁底探明可供開采的煤炭、白云石、石墨等礦藏48種。圍繞做精耐火材料、高速棒材、緊固件等原材料,婁底以鑫達耐火、冷耐等為龍頭,推動耐火材料產業向高品質、高端化發展;以格瑞斯門業、映宏等為代表,壯大新型建筑材料和環保材料等特色產業。

鋼鐵深加工企業格瑞斯門業,是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重點項目,主要提供公共安全設施,產品涵蓋防火、防爆、防輻射多種類型,應用于高鐵、核電站、城市綜合體等項目。記者在其生產車間看到,8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我們每年從漣鋼消耗鍍鋅板4萬噸,一天產能200樘。”公司副總經理施慧敏介紹,公司生產的防火門防火級別達行業最高級甲等,發生火災時,1個半小時透不出明火。“公司訂單生產已排至6月。”施慧敏介紹,上海世博中心、成都天府機場、港珠澳大橋房建工程人工島等項目,都安裝有格瑞斯制造的特種鋼門。

目前,婁底已建成全球重要的玻璃窯用硅質耐火材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高強度緊固件生產基地。

一路春風一路歌,坐落于湘中婁底的“材料谷”正乘風起勢,加速崛起!

行家說“谷”

優勢優先 強基成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伯云

婁底,享有“世界銻都”“江南煤海”“現代鋼城”“火電明珠”等美譽。作為湖南著名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婁底要書寫新的發展篇章,唯有將資源優勢轉化為高新材料、高端裝備優勢,以高新材料升級高端制造,以高端制造產業集群牽引高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打造產業特色鮮明、支撐引領強勁、地位舉足輕重的中部地區“材料之都”。這是時代賦予婁底發展的歷史機遇,也是婁底科技創新發展打造的一張新名片。

我很看好婁底“材料谷”。婁底材料產業擁有厚實的發展基礎。從亞洲最大的高強鋼基地、全國高品質耐火材料生產基地、國家級先進電子陶瓷制造產業集群、全國高強度緊固件生產基地,到全球領先的中高端汽車板基地、世界一流的液壓油缸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再到全國最大硅鋼基板生產基地、中部地區最大技術最先進半固態鋁合金及其深加工基地、中部地區最大的磁性傳感器件產業基地、世界銻品研發加工貿易中心、湖南光刻膠產業基地……“材料谷”為婁底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了新路子。

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材料谷”,應借鑒“硅谷”“光谷”等國內外成熟發展模式與路徑。婁底當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堅持綠色低碳、高端引領、創新驅動、強基成勢、協同融合,打造高新材料“產業集聚+產業集群+產業金融+產業生態”創新模式,做強先進基礎材料、主攻關鍵戰略材料、提升高端原材料、謀劃前沿新材料,形成“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喜人局面。這是婁底鋼鐵新材與工程機械制造業兩大產業高質量發展之需,更是婁底建設制造強市的戰略之需,也是落實國家及省重大戰略布局,加快婁底先進材料產業融合創新之需。

原載《湖南日報》(2022年3月31日07版)

責編:楊雅婷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