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預防腎病,需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凱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群體,全球大概有7億患者,20%的腎臟病患者在中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會長、國家慢性腎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陳香美近日在“提升全民素養,人人享有腎臟健康”的科普教育活動中指出,經過流行病學調查估算,我國成年人腎臟病患病率大概在10.8%,可能有1.3億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到2040年腎臟疾病會成為世界第五大死因。
數據顯示,世界上平均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腎臟病相關死亡率每年都在持續上升,我國每年也有數百萬人因慢性腎臟病相關并發癥而過早死亡。3月10日是第17個世界腎臟日,今年主題是“人人關注腎健康”。陳香美院士提醒,慢性腎臟病是緩慢進展的,如果及時干預不讓它進展那么快,就不會影響生活質量。早期發現、治療與管理可以降低腎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人們應了解腎臟疾病知識,積極保護腎臟健康。
慢性腎臟病越早發現治療機會越大,簡單的血液和尿液檢查就能發現
“腎臟有病是靜悄悄的,許多人發現慢性腎臟病時已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腎內科主任李冀軍教授在由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等機構主辦的上述科普教育活動中介紹,早期慢性腎臟病常常沒有任何跡象或癥狀,一旦出現腎功能損傷,會對全身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大大增加。比如,血肌酐出現異常的腎臟病患者約58%會死于心血管疾病,是普通人的15倍以上;尿毒癥透析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的35倍。
腎臟疾病導致的腎功能持續惡化,最終會發生腎衰竭,未經治療的腎衰竭可能危及生命。不過,慢性腎臟病也是可以治療的。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在公眾號發文指出,慢性腎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減緩甚至阻止腎功能惡化,并降低心血管并發癥的風險。發現越早,獲得有效治療的機會就越大,而簡單的血液和尿液檢查就能發現腎臟疾病。
保護腎臟健康,女性要預防尿路感染,還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在上述科普教育活動中,大連醫科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林洪麗教授表示,在腎科門診接診最多的是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其中十人有九個是女性。“由于女性尿道寬、短、直,臨近陰道與肛門,那里有大量細菌,易引起尿路感染;月經期血液會給細菌提供豐富營養,此時女性免疫力下降,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不經常更換衛生用品,更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妊娠期子宮增大會壓迫膀胱,導致膀胱與輸尿管的尿流不那么暢通,有利細菌的侵入和繁殖,此時非常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林洪麗告誡女性,感染是誘發腎臟疾病的重要因素,預防尿路感染則是女性終其一生都要做的功課。她建議,女性預防腎臟疾病,重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1.適量多飲水;不要憋尿,有尿意時及時排尿。
2.不提倡女性坐浴,最好每天用流水洗浴;平時不要隨便用有藥物添加劑的洗液,作為普通人,用清水溫水洗浴最好。
3.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因為局部受涼是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
4.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導致尿路感染反復發作,建議到婦科檢查一下,有必要時可用一些外用雌激素藥物。
5.定期體檢,女性孕前、孕中都要檢查腎臟情況;如果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要根據醫生建議增加檢查次數,因為50%的腎臟病患者在妊娠期病情都會有所加重。
6.如果已是腎臟病患者,應在腎科醫生和產科醫生評估后再進行有計劃的懷孕,要選擇時機盡早懷孕。
7.注意化妝品的使用,有腎病的女性尤其要弄清楚哪些化妝品要慎用或不用。如美白化妝品中大多加入了金屬汞,長期攝入汞可引起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如果本身已有腎病就會加重。
林洪麗還特別提醒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女性,由于目前狼瘡腎炎預后已大大改觀,但不能因為看到一時病情穩定就放任不管,更不能自己隨便停藥,因為隨便停藥是狼瘡復發最常見的原因。
林洪麗指出,育齡期女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與男性比為9∶1,狼瘡病人絕大多數會發生狼瘡腎炎,而狼瘡腎炎的治療幾乎是終身性的,所以患有這種疾病的女性一定要注意:1.定期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管理;2.不要緊張,保持心情愉快,在活動期控制后可參加正常工作;3.要預防感染,感染是狼瘡活動與加重的重要原因,病人不要到人多的場所,在天氣變化時要注意添加衣物;4.注意防曬,在出門時建議用防曬霜;5.對胎兒有毒性的免疫抑制劑在停藥3個月以后,再考慮懷孕。
懷孕需謹“腎”,女性應至少在孕前3個月做健康和腎臟評估
“三孩”生育政策來了,越來越多的產婦可能是高齡產婦,并發癥多、病情復雜,此時懷孕更要謹“腎”,而女性在生育前做全面健康評估非常重要。
“孕前腎臟的檢查很有必要,這是女性妊娠期間母親和胎兒生命安全以及健康的前提保障。”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腎內科主任何婭妮提醒說,首先,女性妊娠后為了滿足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各個器官的功能需求都會顯著增加,腎臟也不例外,如果母親有潛在的腎臟疾病,懷孕后會出現腎臟的代償不足,難以為胎兒的發育提供良好的內環境,不利于胎兒和母親的健康。其次,通過妊娠前的篩查可發現是否有慢性腎臟疾病、泌尿系統的結構異常等,以給醫生作為妊娠安全性評估的參考。再次,可在妊娠前對腎臟疾病進行治療,為順利妊娠產下健康寶寶打下堅實基礎。“如果妊娠前不對腎臟疾病進行篩查,孕婦對一些存在的腎臟疾病不知曉而帶病妊娠,就可能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子癇甚至危及生命,對胎兒發育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發生死胎。”何婭妮說。
何婭妮指出,現在高齡女性的生育需求不斷增加,其身體方面的潛在疾病可能會對腎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一定要做孕前評估。“對于已是腎臟病患者的女性,應在妊娠前做多學科的妊娠風險評估,選擇最佳妊娠時機,制定合理干預計劃,掌握孕婦腎臟疾病的進展情況,進行預判,及時干預,可以預防妊娠中因疾病導致的不良事件的發生。”何婭妮說。
生育前對腎臟評估的內容有哪些?該什么時候去做?何婭妮建議:1.了解是否有腎臟疾病病史,家族遺傳病史;2.做尿常規、腎功能以及超聲診斷,必要時做腎病基因的檢測。沒有腎臟疾病的女性,應在妊娠前至少3個月去醫院做健康評估;如果有腎臟疾病病史,應在妊娠前至少半年去產科和腎科做健康咨詢。
對于妊娠前常規篩查發現有腎臟疾病者,何婭妮表示,這類患者應待病情穩定后,與產科、腎科醫生進行生育風險評估后再決定是否懷孕。如果有慢性腎臟疾病而腎功能還正常,或處于腎臟疾病分期的早期,在藥物治療后病情獲得緩解至少半年以上,此時妊娠是相對安全的;如果在Ⅲ期及Ⅲ期以上,這時腎臟功能損傷明顯,特別是在腎臟疾病處于活動期,容易出現妊娠的不良結局,發生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甚至死亡的風險很大,不建議病人在這種情況下妊娠。
一些有遺傳腎病病史及家庭病史的女性,不一定知道自己有腎臟問題,如果妊娠后才查出該怎么辦?孩子要還是不要?何婭妮指出,此時需要和遺傳病學專家、腎科專家進行多學科聯合評估,甚至要借助于輔助生育技術來幫助女性實現優生優育的愿望。
責編:盧智彬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