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先后確診聽神經瘤并非遺傳
符榮教授(右)團隊先后為患者母子手術。
母親確診為巨大聽神經瘤一年半后,兒子也查出聽神經瘤。近日,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接受手術的李先生感嘆:“兩年前我陪母親住院,兩年后她守在我病床邊。”協和專家提醒:“單發聽神經瘤不具有遺傳性,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重要。”
母親持續耳鳴查出神經瘤
李先生(化名)母親今年65歲,兩年前出現左側耳鳴癥狀,后耳鳴加重伴有左側聽力下降、行走不穩,在當地醫院核磁共振檢查提示,顱內長了一個約4厘米的巨大聽神經瘤。2020年9月,經多方打聽,李先生母親來到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就診。“對于超過2厘米的聽神經瘤,手術切除是首選方案。但是,由于聽神經瘤長在前庭耳蝸神經上,鄰近面神經,徹底切除腫瘤的同時完整保留面神經是手術的最大難點和關鍵點。”神經外科符榮教授解釋道。
手術方案采用符榮教授首創的兩端相向交替匯聚法。按照此種方法,無論面神經被腫瘤壓向何種方向,都能使面神經完整從腫瘤壁上分離下來。就像舞動的跳繩一樣,繩上的螞蟻無論在哪里,只要從握繩的兩個手柄出發相向而行,就一定能找到繩上的螞蟻。
術后,不僅成功切除腫瘤,而且完整保留了受到腫瘤壓迫的面神經。
兩年后兒子患上同樣疾病
今年2月,李先生陪母親來到協和醫院復查,檢查結果顯示,老人沒有腫瘤復發的絲毫征象。
由于李先生近幾個月時常出現右側頭部疼痛,于是在母親復查的同時,主動要求進行了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怎么你和你母親一樣也得了聽神經瘤?這種幾率也太小了。”符榮教授表示這樣的案例在臨床上較為罕見。他介紹,所幸李先生顱內的腫瘤發現比較早,大小約為2厘米,治療效果預期較好。符榮教授主刀,成功為李先生切除腫瘤并完整保留了面神經和聽神經。手術創口很小,且采用整形外科縫合技術,不需要拆線。
術后第二天李先生便下床行走,面部活動同術前完全一樣,并于近日出院。
專家提醒
聽神經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位置特殊,如任由其長大,周圍布滿的重要神經隨時可能遭到腫瘤的壓迫,繼而威脅生命。
“孩子這么年輕就得了聽神經瘤,不會是遺傳我吧?”李先生母親疑惑地問。符榮教授表示,聽神經瘤是顱內最常見的三大良性腫瘤之一,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聽神經瘤一般為單側,而單發的聽神經瘤不具有遺傳性。
符榮教授提醒,若經常出現一側耳鳴、聽力下降,甚至面部抽搐、麻木或面癱,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診,早發現早治療。
通訊員張瑋 熊婉婷
責編:盧智彬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