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勢洶洶,湖南機場“守門”難度再升級!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張興莎 長沙報道
眼看新一輪疫情在全國大范圍席卷,湖南省機場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姚英杰向記者坦言,他心中的弦繃得更緊了,目前全體員工已經持續堅守786天,面臨現階段這關鍵一戰,他最擔心的就是人心疲憊。
疫情來勢洶洶,湖南疫情防控難度也隨之升級,湖南機場“守門人”的工作變得更加重要!
其一:入湘者逐一查驗,工作細致繁瑣程度升級!
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作為湖南門戶,疫情防控一直面對多重壓力,既要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又要堅決筑牢“外防輸入”屏障,還要確保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穩定。
然而,此次疫情不是零星出現,幾乎一夜之間遍地開花,20多個省份受波及,中高風險區一下增加至數百個。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同時,長沙機場迅速反應,升級員工防護等級,及時對入港航班管理進行了分類調整升級,對所有入(返)湘旅客在出艙門時“雙復核”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機場工作人員正在查驗旅客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另外,針對上海、深圳等重點區域落地長沙的航班,管控也更加嚴格。除常規的“湖南健康碼”“行程軌跡碼”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外,這些航班的旅客還將由專人帶領走專用通道,前往流調點開展“整機流調工作”,排查其行動軌跡。
如若在航站樓或航班上發現有發熱旅客如何處置?想必這也是你關注的問題。長沙機場的醫療急救中心接到消息,將立即出動救護車“點對點”將旅客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
另外,密接人員也將以閉環的方式,通過救護車“點對點”轉運至隔離酒店。各類特殊情況一旦發生,長沙機場都將采取“閉環點對點”運送至指定地點的方式。
記者發現,疫情形勢的升級讓原本精細的工作變得更加繁瑣,工作人員查驗頻率更高了、查驗航班更多了、關注的重點人群更雜了,這更磨練人的意志與決心。
其二:國際航班風險高,社會關注度再升級!
機場是疫情防控的高風險區,更是“外防輸入”的最前線。
3月15日,大連發現90個混管樣本結果可疑陽性,專家表示病毒來源暫不排除與國際貨物運輸有關聯,這也再次引發了社會對國際物流疫情管控的關注。
記者3月16日抵達長沙機場國際貨站時,不斷有貨物從世界各地運抵長沙。“高峰期時一天有3架飛機入境,可裝載200—300噸貨物。”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國際貨站副主任孟辰介紹。
以波音747飛機為例,疫情之前卸貨時間通常不超過2小時,而現在至少需要6-7小時,僅貨物本身就需經過四次消殺,分別是在機場內燜倉30分鐘進行第一次整板消毒、卸到停機坪里的第二次整板消毒、運送到倉庫里進行第三次整板消毒、再單獨對每一件貨物進行六面消毒。
工作人員正在機艙內對貨物進行消毒。
另外,每一次航班到達后,所有設備、場地、人員,以及整個環境都還要進行消殺。國際貨站一直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從嚴從實從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長沙機場僅有往返非洲內羅畢的一趟國際航班,每周開航一趟,運送旅客200人左右。”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汪曦向記者表示,入境旅客一直是重點管控對象,機場已設置專門通道,閉環將旅客送至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記者還注意到,民航局近日發布自3月21日至5月1日期間,因疫情影響,調整了部分上海入境國際客運航班,一共涉及106個班次,入境點將由上海浦東機場調至國內另外12個口岸機場,其中就包括長沙。
汪曦表示,機場集團也將著重加強對新調整至長沙的國際航班管控,動態調整工作方案,絕不松懈。
其三:嚴防外溢是最后底線,員工心理壓力再升級!
記者也一直在思考,為何此次疫情發展如此迅猛。3月14日凌晨,張文宏醫生微博中的一句話點醒了很多人,“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于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丟失……”
確實,在持續高壓狀態下,大家心理疲憊了,思想懈怠了,行動遲緩了,這些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現在絕對不是“躺平”的時候。
長沙機場工作人員正在穿著防護服作業。
就機場實際工作而言,員工們持續堅守防止輸入的同時,一旦不可避免地出現感染,嚴防疫情外溢將是最后的底線。做好員工閉環管理工作,做好大家的心理疏導,一定是現階段工作的關鍵。
高風險崗位的員工,工作期間必須長時間穿戴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執行“上班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7天”工作模式,幾乎不與外界接觸。
“長時間不能和朋友們聚會,時間久了確實容易與社會脫節。”空港實業貨運分公司監裝監卸員劉久輝3月15日完成工作,入住茉莉溪空港國際社區,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入住集中隔離區,他說在隔離區主要還是想家、想要自由。
茉莉溪空港國際社區集中隔離的住所。
針對員工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機場集團還聘請了專業的心理醫生咨詢疏導,并經常組織慰問活動,盡可能改善伙食與居住條件。目前,隔離區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還設置了籃球場等運動設施。通過各類方式,希望可以有效提振員工信心,緩解心理負擔。
最后,記者想談談在特殊時期探訪長沙機場的感受。在過去的786天里,長沙機場一直是擋在前頭最冒險的先鋒隊,是一天不落與病毒博弈的主戰場,更是最易產生厭戰情緒功虧一簣的一線。而他們即便犧牲自己的生活,都在竭盡所能堅守崗位,我們又怎能不做好自己呢?
還是那句話,再難還要再堅持!和記者一樣,繼續做好個人防護,不給國家添堵!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