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中國人民到點開飯”讓人破防的背后,看“中國人飯碗”里的“湖南糧”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開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接受采訪。
當媒體問及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時,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氣定神閑的一句“不管國際形勢怎么變,我們有能力保證14億中國人民到點開飯”,讓很多人瞬間破防。
全球僅30多個國家實現糧食自給
對于今天的中國人而言,“一日三餐”早已習以為常。但了解世界的真相后,或許你就不會再覺得見怪不怪,也就能體會到農業農村部部長這句“14億中國人民到點開飯”背后的分量。
▲2021年10月19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的“內外兼修”分論壇在長沙舉行。
2021年10月,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在長沙舉行,期間專門設置了“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的‘內外兼修’分論壇”,探討糧食安全問題。
會上,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終身榮譽主席高占義提到:“現在世界上只有30多個國家實現糧食自給,只有6個國家有能力輸出糧食,絕大部分國家還在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而努力奮斗。”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在會上指出:“2020年,全球有7.2億到8.1億的人民面臨饑餓,而23.7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食品。”
不知看到這些數據,屏幕前的你是否會覺得不真實,有沒有在心底默默盤算自家的“米缸”,會不會對“到點開飯”這句話有更深刻的感悟。
“中國人飯碗”里裝滿“中國糧”
我們都知道“中國以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世界21%的人口”這句話,這不僅是現代中國發展成就的約束條件,更是中國人唯有艱苦奮斗才能自強不息的文化自覺基礎。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就語重心長地說:“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
歷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始終聚焦農業這塊“壓艙石”,而糧食生產更是被明確定位為政治任務。截至2021年,中國糧食生產迎來了“十八連豐”。
▲2021年10月17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衡南縣開展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測產結果顯示,晚稻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早稻測產平均畝產667.8公斤,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為1603.9公斤,刷新紀錄。
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面對百年大變局,反對餐桌上的浪費、打好種業翻身仗、建立“長牙齒”的耕地保護制度,無一不是為糧食安全未雨綢繆。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確保糧食能源安全,糧食總產量要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這是黨和國家向人民立下的“軍令狀”,是確保大國糧食安全的勇氣和決心。
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增長2.0%,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讓“中國人飯碗”里裝更多“湖南糧”
湖南歷來被譽為“魚米之鄉”,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生豬養殖和調出大省、全國“米袋子”“菜籃子”“油罐子”的重要陣地。
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湖南糧食總產量3074.4萬噸,創六年新高。
2016年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2020年來湘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為了讓“中國碗”裝更多的“湖南糧”,湖南上下始終將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作為頭等大事,嚴格對標中央各項決策部署。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湖南已將7135萬畝、產量600億斤的糧食生產任務,層層分解到鄉鎮、村組和重點大戶,其中早稻1800萬畝。
在環洞庭湖糧食主產區,益陽市163萬畝早稻種植面積已落實到戶到丘。岳陽市印發《全面落實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主抓集中育秧社會化服務,鞏固和穩定早稻生產,724.3萬畝糧食生產任務已分解到各縣(市、區)。
靠著壓實的責任和發自心底的擔當,以及不斷攀越的精神,湖南延續了“魚米之鄉”的新時代榮光。
▲近日,衡山縣長江鎮石子村一農戶正在搶抓農時平稻田。
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分析稱,2021年湖南糧食生產獲得豐收,得益于播種面積連續增加、單產增加潛力加大、政策機制保障充分等因素。
近年來,湖南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種業科技創新和種質資源的保護利用,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糧食單產水平提高潛力增大。2021年,湖南糧食畝產增長1.9%。
2021年,湖南完成了4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隨著春耕大幕拉開,這些新建高標準農田即將投入使用,為今年糧食豐產打牢基礎。
據了解,今年春耕湖南預計投入農機具60萬臺套,組織培訓會241場次,培訓農機手14453人次,保障春耕生產用機需求。而農業技術專家們早已走進田間地頭,面對面為農戶詳細講解種植技術,為種糧大戶送來“及時雨”。
▲網格化田長制公示牌。
一方面,湖南靠著在生產力方面的“精耕細作”奮力提升畝產,另一方在全力穩定面積,確保總量提升。
為了湖南守住耕地紅線,護好良田,1月19日,湖南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了《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圍繞耕地保護,控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再次加碼升級。
同時,推出“黨政同責”和七級田長制,以引導、鼓勵等方式,讓每一丘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是以占全國2.8%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5%的糧食。某種程度上來說,奮進的湖南,何嘗不是這個奮進大國的縮影。
在3月5日的“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透露,2021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474公斤,2022年已經達到了483公斤。
世界從未真正太平,只是我們生在了太平的中國。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