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每一丘田一個負責任的名字——湖南“田長”大步走來
郴州市北湖區三合村距離市中心不用半小時車程,在2021年上半年,村里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熱門打卡點。三合喬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曾在這里利用耕地,建有200多畝花海和其他游樂設施。
2021年10月1日,為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郴州市北湖區依法對這里的70.4畝違法建筑及256.8畝花海、草皮等“非糧化”行為進行整改和復墾。復墾剛剛完工,種糧大戶駱元波就流轉了這批土地,并種上了油菜,待開春油菜收獲后再種上水稻。
三合村耕地“非糧化”的整改,是湖南省“田長制”實現從有名到有實的一場硬仗?!疤镩L”到底是啥官?“田長制”又是什么新制度?趕緊一起來看看。
整改之前的三合村“花海”項目,大片農田成為草地、花田。
力爭全面推廣湖南田野守護者即將出擊
“以前種幾畝田感覺辛苦得不得了,現在全部機械化又連片,種3000多畝還覺得比較輕松?!狈N糧大戶駱元波,今年已經50歲。在2009年,他組織成立了華塘鎮三合村三合香米農民專業合作社。十多年來,駱元波的種糧“版圖”不斷擴大,從160多畝擴大到3000多畝,帶領眾多村民增收致富。
讓駱元波耕種面積擴大的不只是耕地基礎設施的改善,還有實行耕地非糧化后,更多的耕地回歸種糧。
2021年,湖南省在北湖區、蘇仙區、桂陽縣、宜章縣、資興市、瀏陽市6個縣市區試點推行“田長制”,力爭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耕地保護監管網絡,確保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目標任務。
在試點過程中,北湖區形成了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田長”,各鄉鎮長擔任“一級田長”,各村黨支部書記擔任“二級田長”,并明確1093位村委委員和村民小組長擔任“三級田長”的耕地保護體系。田長們負責本轄區內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日常管護,并借助“田長制”公示牌、宣傳欄和特制的“高空高清攝像頭監管系統”,實現人管、物管、技管相互融合,把違法占用耕地的行為制止在萌芽狀態。
整改復墾之后,“花海”再度回歸為農田。
確保耕地用來產糧、能產糧,以“田長制”為基礎的黨員志愿者隊伍也成為農民的貼心人。2021年10月,正是華塘鎮梨園村、三合村等周邊村子一季稻成熟收割的時節,卻不巧遇上持續陰雨天氣,稻子大面積倒伏。村民正焦急時,鎮、村、組三級田長組織80多名黨員志愿者,分赴12個村開展現場收割、搬運、烘干等幫扶工作。短短數天,志愿者隊伍就和村民一起搶收稻谷500多噸,并聯系收購公司,與400多戶村民達成稻谷收購協議……“不僅幫我們解決了秋收的大問題,還幫忙解決銷售問題,點贊!”梨園村村民許元橋對田長和黨員志愿者們贊不絕口。
北湖區華塘鎮各級田長和黨員志愿者和農民一起“秋收”。
“田長制”在北湖區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觀潮君注意到,這一試點正在省內多點開花。
瀏陽市在各村民小組設立耕地保護聯絡員,將“田長制”與原自然資源網格化管理制度有機結合,形成動態巡查、管理報告、快處嚴查機制,全市連續18個月實現違法用地零新增。
澧縣采取“長牙齒”的工作措施,對耕地保護“零容忍”,通過進一步健全縣、鎮(街)、村(社區)三級巡查網絡,2013年至2019年存量違法用地全部整改銷號,2020年至2021年違法用地實現零新增。
……
日前,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若干措施》,其中就明確,將提請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文件,推動建立七級田長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建立補償和獎懲機制,落實耕地網格化監管。
全省5千多萬畝耕地迎來各自的田長,已經近在眼前。
保護今天的耕地就是端牢明天的飯碗
農村發展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不是更有利于鄉村振興嗎?三合村“花海”項目為何要制止呢?或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大家翻看一下湖南“二調”和“三調”的成果公報就一目了然。
從2009年12月3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十年時間,湖南省耕地面積從413.50萬公頃(6202.5萬畝),下降至362.89萬公頃(5,443.40萬畝)。
700多萬畝耕地面積縮減的背后,除了近年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發展和城鎮化不斷加速外,更有部分地區、部分人糧食安全意識的缺失,導致農村耕地“非糧化”“非農化”,以及違法侵占耕地等一系列現象頻發。
保護今天的耕地,就是端牢明天的飯碗。
農業是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壓艙石”。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保護好今天的耕地,就是端牢明天的飯碗;保護好今天的耕地,更是保護好子孫后代的幸福生活。
2021年9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明確了耕地利用的優先順序,提出耕地應當優先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三合村“花?!表椖咳藲夤倘豢陀^,但是項目將耕地變為草地和花田,何處違法違規,一目了然。
封堵耕地亂占亂用的“大門”,《條例》同時也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打開了一扇亮窗。那就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入市后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這也是《條例》最大的亮點之一。
同時,隨著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的推進和完善,得到合法保護的經營權也能進一步減少經營主體投資農業活動的顧慮,經營權的可抵押性還能為經營主體發展引入所需資本,進而促進產業“投入-收益-投入”的良性循環。
農村產業發展與耕地保護并非勢同水火。
以益陽稻蝦特色種養產業為代表的無數事實證明,農村產業發展與耕地保護并非勢同水火。明確產業規劃,激發土地活力,利用好農村閑置房、閑置地,農業產業和鄉村旅游照樣可以辦得紅火,“稻田文化”照樣可以興盛。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法規處處長劉細紅介紹,《條例》在《土地管理法》制度的框架下,進一步明確了激活農村土地活力、嚴格保護耕地、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等內容。依照《條例》制定的《湖南省實施辦法(草案)》也會在即將召開的湖南省“兩會”上進行審議。如何守牢耕地紅線,我們盡可拭目以待。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