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神藥”剛進醫保,就被傳裁撤醫保談判團隊,綠谷制藥怎么了?
市場普遍認為這次綠谷制藥裁撤醫保談判團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對今年“九期一”進醫保的價格不滿意。但綠谷制藥方面并沒有對此有過多的評價。
作者:余詩琪
封圖:圖蟲創意
近日,有傳聞稱阿爾茨海默癥藥品“九期一”在醫保談判成功尚不滿一個月之際,就裁撤了其醫保談判團隊。有接近綠谷制藥的人士對經觀大健康表示并不是裁撤了整個團隊,而是將醫保談判團隊中的董事長秘書、前董事長秘書及醫學總監三人裁掉了。
對此,經觀大健康向綠谷制藥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前暫未獲得回復。市場普遍認為這次綠谷制藥裁撤醫保談判團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對今年“九期一”進醫保的價格不滿意。但綠谷制藥方面并沒有對此有過多的評價。
據綠谷制藥官網消息,“九期一”在醫保談判中,價格由原每盒895元降至296元,進入醫保目錄后,按每月4盒計算,患者用藥費用將由原每月自費3580元,降至1184元,按全國門診平均50%醫保報銷比例計算,患者每月自付不到600元。
每盒895元降至296元,降幅超過60%,綠谷制藥這次確實在價格上做出了不小的讓步。但這可能并不是裁撤醫保談判團隊的核心原因,經觀大健康記者得到消息稱今年的醫保談判是由董事長呂松濤帶隊參加的,價格方面綠谷制藥是有心理預期的。就此,經觀大健康也向綠谷制藥方面求證,暫未得到確認。
不過呂松濤對于推動“九期一”進醫保可以說是不遺余力。2019年11月2日,“九期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上市,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呂松濤在“九期一”上市后的媒體見面會中就表示希望能夠有機會進入國家醫保。
事實上,“九期一”確實參加了2020年的醫保談判,也是由呂松濤作為主談判人參與醫保談判,但在綜合組評定的時候沒有通過,這是醫保談判的第一關。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前司長熊先軍當時回應,談判失敗是因為價格預期不一致。據了解,當時醫保談判價格的報價是每盒450元。今年以每盒296元談判成功,在去年的基礎上又降了三分之一,從側面也反映出了綠谷制藥進醫保的決心。
之前,由于價格高企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九期一”放量。雖然在“九期一”剛剛上市時,有媒體報道稱上市后一個月就出現了賣斷貨現象,并在上市23天后,就取得1.79億元的銷售業績。但多位接近綠谷制藥的人士都對經觀大健康表示,“九期一”的銷量情況“不是很好”。這個信息暫時并未得到綠谷制藥方面確認,不過在今年6月,綠谷制藥還被爆出了“九期一”商業化團隊大量離職的情況。
一位神經內科醫生對經觀大健康表示當前國內臨床常用“多奈哌齊+美金剛”組合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每月用藥費用大概是1800元左右。且這兩款藥物已經進入醫保,按照全國門診平均50%醫保報銷比例計算,患者每月大概是900元。未進入醫保前的“九期一”每月費用是該方案的3.5倍。
現在醫保談判成功,“九期一”相對于競對在價格方面的劣勢已經完全抹平了。上述接近綠谷制藥的人士表示,在醫保談判成功后,綠谷制藥制定的2022年“九期一”銷售額目標是8億元。對于以上信息,經觀大健康也向綠谷制藥方面求證,暫未獲得回復。
“九期一”的獲批上市打破了17年來全球范圍內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無新藥上市的空白,但圍繞“九期一”的療效爭議、機制不清的質疑聲在業內從未停止。據該藥主要發明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介紹,GV-971的作用機制是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腸道菌群特定代謝產物的異常增多,減少外周及中樞炎癥,降低β淀粉樣蛋白沉積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
自其附條件上市后,科學界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為代表的科學家反應強烈,饒毅在流傳于網絡的一封舉報信中,公開表示“九期一的關鍵論文不造假不可能”。對此,耿美玉曾回應稱關于“九期一”作用機制的研究長達20多年,“科學的發現本身一定是伴隨著科學質疑的”。
這些爭議目前仍舊沒有一個完全的定論。許多專家在聊到“九期一”時主要的共識是它的安全性比較優秀,其療效需要進一步觀察。現在進了醫保,至少提高了“九期一”患者可及性,未來也會產生大量真實世界數據,其療效到底如何也會有個答案。而其背后的綠谷制藥屢屢傳出“裁員傳聞”也給這款爭議不斷的藥物再次蒙上一層陰影,對于“九期一”及綠谷制藥如何發展,經觀大健康將持續關注。
責編:周曉明
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