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丨省教育廳駐村工作隊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 助力鄉村振興
省教育廳駐村工作隊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紅網時刻12月14日訊(記者 潘錦 通訊員 李勇祥)在湖南省教育廳駐湘西州龍山縣興隆街道尖巖村第一書記麻文君看來,鄉村振興要從老百姓身邊的小事入手,從老百姓急難愁盼的點上入手,循序漸進,以小見大。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5月初,省教育廳按照省委統一部署派出工作隊進駐尖巖村。沒有現成的經驗模式,沒有可借鑒的樣板,何處入手?怎樣振興?做什么?怎樣做?擺在工作隊面前的是一連串的難題。
“八組的車路塌方了,現在車子不能過。”6月15日,村部值班人員接到群眾電話報告后,工作隊和村干部立馬趕到塌方現場,拉起警戒線,同時組織在家的青壯年勞動力進行清淤疏通,第一時間保障道路的暢通。
“這三組隨處可見垃圾,怎么沒有定點投放?”麻文君在日常走訪中問道。得知因為經費緊張,投放的垃圾桶數量不夠時,工作隊在現場立即和村支兩委商議,決定籌措資金購置垃圾桶,確保每戶村民家中都有免費垃圾桶可用,保障垃圾能夠定點投放。
駐村工作隊搶修塌方道路。
今年下半年,為解決村民接種新冠疫苗乘車不方便問題,工作隊從客運公司租用車輛,統一安排群眾到疫苗接種點。工作隊周到的服務確保了該村新冠疫苗接種“應種盡種”,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家里的洗衣機壞了想修一下,又要搬到縣城里面去,不方便。”工作隊了解到村里部分老百姓的困難后,聯系到湖南工業職院、湖南科技職院師生來村開展“三下鄉”學習實踐活動,幫助老百姓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
“想到女兒,還是感覺有點愧疚,今年剛上初中,不能多陪陪她,心里還是有點那個……”聊到家庭和孩子的時候,工作隊隊員張晅亮表情有點復雜。
8月份,因為新冠疫情,張晅亮選擇了留守駐地,沒想到一留就是一個多月。白天的時候,他組織村里的干部和防疫專干,提著小喇叭,在村里面宣傳防疫政策和知識。頂著火辣辣的烈日,幾天下來,臉先是變黑,后來就脫皮。正是工作隊的堅守和堅持,該村沒有發生新冠疫情。
工作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那段時間,心里真是煩,自己被居家隔離不能到崗,但是村里的許多項目又要開展,一天到晚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麻文君說,因回單位匯報工作,剛下火車,就被當地街道通知要實行居家隔離。他聽到消息后簡直是晴天霹靂,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村里的事情迫在眉睫,自己又被困住了,只好讓自己的電話不休息了。
隔離期一到,麻文君就火速趕回崗位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每天麻隊長的電話不少于10個,事無巨細,都細細詢問。”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兵回憶說道,正是麻隊長的指導,該村的疫情防控和鄉村振興工作穩步推進,沒有出現差錯。
“多虧了工作隊的幫助,我的醫療費都及時到位,保證了我的治療,讓我安心養病。”該村村民皮小軍說起工作隊,一臉感激之情。他遭遇車禍后,收入就沒有了,醫藥費也是一個大問題。工作隊幫他處理交通事故,索要醫藥費,協助他家開展生產。他安心養傷,感覺傷勢都好得快一些。
責編:盧智彬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