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亚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2020-亚飞与亚基在线观看-国产综合成人观看在线-国产综合91天堂亚洲国产

首頁 文化服務 文化信息 湖南答卷丨以水為筆 繪就湖南美麗生態畫卷

湖南答卷丨以水為筆 繪就湖南美麗生態畫卷

2021-11-26 08:26:17 紅網

2017年以來,湖南把保障水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成功戰勝2017年、2019年、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人數較“十二五”減少24.8%;

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全省用水效率大幅度提升,全省萬元GDP用水量下降34.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9%;

在全國率先建立五級河長責任體系,2020年全省60個國家考核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

守護好一江碧水、保障水缸子安全。過去五年,湖南省牢記囑托,扛牢長江大保護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一江一湖四水”系統治理,加快建設“生態強省”,推動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三湘大地落地見效,讓一江碧水嬗變為湖南靚麗的名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防洪減災能力明顯提升

“半年時間防汛,半年時間備汛。”在湖南水利系統,一句調侃話足以總結洪澇災害對三湘大地的影響。

水情就是湖南最大的省情。頻繁發生的洪澇災害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還能對河湖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過去五年,湖南水利聚焦事關全省水安全的基礎性、全局性問題,以洞庭湖區為主戰場,以湘資沅澧干支流為單元,基本構筑以堤防為基礎,防洪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相配套,電排建設和其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態文明強省建設基礎保障更加堅固。

經過堤防加固后,共雙茶垸安全更有保障。

在工程布局上,省水利廳堅持把防洪保安作為首要任務,全省共完成投資1401億元,列入國家“172項重大工程”的11項水利工程全面動工,其中4項已經完工。2016年推進三大垸安全建設、蟒山水庫,2017年啟動黃蓋湖綜合治理,2020年開工建設犬木塘水庫、椒花水庫等重大工程,進一步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改善生態環境。

在非工程措施上,湖南省山洪災害預警系統經過多輪升級建設,基本建立了覆蓋全省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網絡,先后多次有效應對山洪災害,全省近十年年均因山洪災害死亡(失蹤)人數持續降低。放眼“十三五”,通過科學調度省調大型水庫,累計攔蓄洪561億立方米,減少被淹耕地面積389萬畝,減少受災人口303萬人,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提供了水安全保障。

在防洪薄弱環節上,過去五年,全省相繼實施災后薄弱環節建設、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1250余公里,重點山洪溝治理39條,水庫除險加固1974座,新增防洪庫容2.1億立方米,125個城市防洪保護圈得以閉合,為防洪區內的約3000萬人、2600萬畝耕地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這樣的保障,在一次又一次的防汛大考中成功經受檢驗。特別是2020年7月至9月,洞庭湖發生新世紀以來第一超警歷時和第二高洪水位的洪水,超警水位時間長達60天、城陵磯洪峰水位高達34.74米。湖南通過協調三峽水庫減小長江干流下泄流量,聯合調度五強溪、托口、柘溪、江埡、皂市等大型水庫滴水未泄,降低城陵磯水位0.8米左右,洞庭湖區無一潰堤潰垸,無一人員因災死亡失蹤,為湖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水資源利用水平節節攀升

湖南坐擁“一江一湖四水”,水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水資源和降雨時間空間分布不均等問題,不少地區仍面臨著水窩子里沒水喝、沒水用的困境。

近年來,湖南通過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國家節水行動,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一系列組合拳輪流發力,把節約用水理念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當前,湖南基本完成全省主要流域水量分配,建立起生態流量保障責任體系,全省萬元GDP用水量下降34.2%,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9%,湖南用水效率明顯提升。

用好水資源,湖南不止于節流。在開源上,湖南瞄準頻繁發生的洪水,通過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有效利用雨洪資源,降低洪水災害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同時,加強枯水期水量調度,保障流域生態用水需求。利用這種方式,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攔蓄洪水561億立方米,增蓄水量126.4億立方米,累計增發電量21.7億度,生態流量達標率100%。

湖南全力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省委省政府自2013年開始把湘江保護和治理作為“一號重點工程”,統籌實施三個“三年行動計劃”,株洲清水塘等五大重點區域實現綠色發展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湘江流域生態質量穩步提升、水質持續好轉。

改善河湖生態,繪就湖南美麗生態畫卷。

河湖生態面貌持續改善

名字中都帶“水”的湖南,是實實在在的水利大省。全省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條,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56個,上型號水庫13737座……讓水成為湖南美麗生態畫卷中最美的色彩,湖南以河湖長制為抓手,讓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動畫面初步呈現。

改善河湖生態,湖南關鍵做好了三道題。

一道加法題,建立起全覆蓋的河湖長制責任體系。2017年底,湖南全面建立覆蓋全省江河湖庫的五級河長體系,明確河湖長5.1萬余名,其中,省委書記、省長分別任省第一總河長、省總河長。除了建立“官方河長”體系,湖南還在社會上選聘1.57萬名“民間河長”,招募河小青環保志愿者8000多人,形成“官方河長”和“民間河長”聯手共治河湖生態的新格局。

一道減法題,發起河湖保護治理攻堅戰。以河長制為抓手,聚焦湘江保護與治理、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等問題,湖南簽發7道總河長令,推動“僵尸船”、河湖“四亂”、大通湖流域治理、排污口排查等專項整治攻堅。共整治河湖“四亂”6000多個,洞庭湖矮圍網圍、沅水和酉水網箱養殖等歷史性難題得到整治。

一道乘法題,強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通過強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湖南完成規模以上1301條河流,156個湖泊的管理范圍劃定,編制出93條河流岸線保護利用的規劃,并出臺《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推廣河道采砂政府統一經營管理的湘陰模式。多措并舉,聯手發力,湖南打造了5000個鄉村示范河段,瀏陽河成功創建國家首批18條示范河湖之一。

改善河湖生態,我們可以看到,農村小水電通過全面消除安全隱患、提質增效,提高水能資源利用率,不僅成為貧困戶脫貧的重要幫手,更成為湖南生態畫卷上一顆又一顆閃亮的明珠。通過改善河湖生態,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個移民村美麗家園拔地而起,庫區移民從“靠水吃水”向“保水致富”轉變,每到旅游旺季,游客踏進了農家的門檻。

治水興湘萬象新。步入“十四五”,湖南省水利部門將繼續圍繞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好國家江河戰略,加快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水生態保護體系,全力打造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的幸福河湖,讓每一條河湖成為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