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又出海 世界勁刮文旅“湘流”| 海邊湖南·文旅向海④
編者按:通江達海是湖南地理位置重要特征之一,也是身處內陸湖南人的胸懷。產業充分融合,交通縱橫連接,信息無縫覆蓋,文化湖海潮涌……如今,新時代的湖南已然來到海邊,正譜寫向海而生的全新篇章。紅網特別推出“海邊湖南”系列報道,記錄湖南充分利用臨海接海發展優勢,走好高質量發展路上的動人風景。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惟楚有材,于斯為盛。
清晨,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學里傳來了瑯瑯的讀書聲;傍晚,一大批外地游客圍坐在火宮殿的戲臺前,等待著花鼓戲開場;午夜,五一商圈依舊霓虹閃耀,人頭攢動;凌晨,走進長沙北辰三角洲的樂之書店,開啟一段閱讀慢時光……
湖南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
湖南歷史悠久,日破云濤,月臨星漢,從唐代以來確定的“湖湘”,已經成為了湖南人文地理的重要概念,而孕育于這片土地上的湖湘文化,在千年時光的淬煉中,與海內外文化交融相長,演變成了一道獨具魅力的動人風景。
思想傳承
心憂天下 敢為人先
楚荊之地,人杰地靈。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山、激流教育出的霸蠻、勇敢,丘陵涵養出的浩然獨往,湖湘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群體的個性——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湖南雖處內陸,但是湘人的胸懷卻似大海一般寬廣。
從近代“睜眼看世界”的魏源,到“鞭撻綱常名教,抨擊三綱五常”的譚嗣同,再到一代偉人毛澤東……他們以天下為己任,承擔起了挽救天下興亡的使命。在近現代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伴隨著他們對中西方制度比較與借鑒的思考,湖湘文化中的實事求是精神不斷彰顯,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與發展。
如今,放眼四海,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發光發熱的新時代湖南人。
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淑亭,從月入7.7元到擔任外貿出口公司總經理,從一個人打拼到帶領59名殘疾人、380多戶貧困戶和1386名村民脫貧致富,一場車禍險些關閉了她的生命之門,而創業卻為她的人生重新打開一扇窗。
湖南睿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博文在湖南大學本碩博畢業之后,前往清華大學做了兩年博士后研究,隨后在上海創業。2016年,他和團隊一起回到長沙創辦睿圖智能科技,依托計算機視覺識別算法,為餐飲、物流、醫療等行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像比鄰星一樣發光發熱照亮他人。
全國人大代表、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從建筑行業一名普通的“小砌匠”,成長為全國人大代表,并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作為湖南代表團唯一一位代表登上“代表通道”。他把最普通的砌磚手藝,玩出了新境界,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實現了砌筑項目大獎中國選手零的突破。他用自己的經歷,深刻地詮釋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
……
在華夏五千年文明進程中,三湘兒女承前啟后,不斷開拓,積極發揚著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獨立創新的品格,承擔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用實際行動貢獻著湖湘智慧,書寫下了璀璨的時代華章。
文旅融合
網紅之城 “熱”字耀眼
從清晨的一碗米粉,到午夜火辣辣的小龍蝦;從喧鬧的黃興路步行街,到安靜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從漁人碼頭的美食飄香,到長沙音樂廳的歌聲蕩漾……
如今,“網紅長沙”的熱度不斷攀升,已成為了不少年輕人心中的向往之城。
“網紅長沙”熱度攀升,已成為了不少年輕人心中的向往之城。(黃啟晴 攝)
2021年10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相關單位發布第二屆《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長沙憑借其獨特的城市魅力、消費潛力、經濟活力以及城市綜合實力,躋身中國2021“網紅城市”前十。
近年來,長沙在持續扮靚城市“顏值”的同時,也不斷豐富城市的“內涵”,連續3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連續13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獲評“外商投資最滿意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其中,“文化新國潮”就是長沙豐富城市“內涵”中的一道隱藏菜單。現在,去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感受在唱念做打間的人生百態;走進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近距離體驗京劇國粹在湘的發展與創新;在坡子街湘江劇場里,聆聽讓人捧腹大笑的湖南方言相聲……成為不少外地游客,深入了解湖南文化的首選。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除了“網紅之城”長沙,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湖南省的第一項世界遺產,以武陵源為核心的張家界山水可以說是湖南自然景觀中的“龍頭”,也是在海外頗具知名度的“湖南名片”。
近20年來,到張家界旅行的國外游人遍布100多個國家,而從韓國而來的游人占據了最大比例,韓國游人數量長期穩居第一名,張家界妥妥地在韓國刮起了一股“湘流”。
2019年5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與韓國首爾市在長沙簽署《中國湖南省-韓國首爾特別市促進文化旅游交流與合作的工作備忘錄》。根據協議,湖南省和首爾市將在旅游客源互送、直達航線搭建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兩地文化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這些年來,湖南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截至今年11月,湖南正式與馬達加斯加阿拉奧特拉-曼古羅大區簽署了友城結好協議,湖南的“國際朋友圈”友好城市已達103位。
如今,長沙高鐵可直達全國23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黃花國際機場位居全球百大機場行列,4小時航空經濟圈覆蓋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2020年國際貨郵吞吐量比上年增長48.7%,成為中部地區聯通世界的重要窗口。湖南文旅與沿海的互動越來越緊密,朝氣蓬勃的湖南,正憑借著獨特的人文環境與城市品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賓客。
國際傳播
文化產業 魅力出圈
湖南與世界,情感在溝通,思想在碰撞,文化在交融。
近年來,湖南把文化“走出去”作為文化強省戰略的重要方向,著力扶持外向型文化企業,支持文化企業拓展出版物、影視節目、文藝演出等文化產品出口和服務貿易,通過國際合作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同時,積極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在各種活動中向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2016年8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提質改造的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在法國蒙達爾紀市開館。這是湖南首座在國外建設的主題紀念館,著重展示了上個世紀20年代前后中國旅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原貌,成為中法人民深厚友誼的見證。
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李永群 攝)
2018年10月,由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與俄羅斯列寧紀念館共同舉辦《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展覽赴俄羅斯聯邦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列寧紀念館成功展出,為中俄兩國文化交流再添一段佳話。
2019年,湖南衛視開啟了中國文化從“內容出海”到“創新體系出海”的新篇章。原創節目《聲臨其境》《搖啊笑啊橋》陸續與海外發行公司簽約;節目《神奇的漢字》亮相“一帶一路”國家烏克蘭;《嗨唱轉起來》是全球電視巨頭ESG公司與湖南衛視達成原創IP海外推廣的第一檔合作節目。
天聞印務為印度學校印刷的教材。
同年,中南傳媒出版物版權首次輸出南美,湘版教材和動漫產品輸出美國,《笨狼》動畫片在非洲等30多個國家播出;在香港組建中南傳媒控股的合資公司,與德國最大渠道商塔利亞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南傳媒旗下的天聞印務,這些年也在大力擴張海外印刷業務版圖,產品出口至美國、印度、英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貿易對象持續擴大。
……
此外,湖南打造的“湖南文化走向世界”品牌,還多次被納入“感知中國”“文化中國”國家外宣項目系列。特別是2019年配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在意大利和法國分別舉辦“中意友好音樂會”“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圖片展”活動,更是產生了廣泛影響。
如今,湘書、湘劇、湘影、湘瓷、湘茶等越來越多的“湘”字號文化產品走出了國門,助力著中外文化交流互鑒。同時,隨著長沙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東亞文化之都”,湖南在海外的知名度、美譽度持續提升。
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湖南文化故事講得更加生動。
湖南文化發軔于湖湘,壯闊于中國,影響世界。
從思想傳承到文旅融合,再到國際傳播,湖湘文化基因就像散落在時光里的珍珠,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它的生成與綻放,需要歷史的積淀,更需要人民的共同創造。讓我們共同努力,把湖南文化故事講得更加生動;讓未來的湖南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更加多元的魅力與色彩。
責編:盧智彬
來源:紅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