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匠心暖民心——王建華(寶島阿華)
匠心暖民心
寶島阿華
在婁底市婁星區的西南邊陲,有一個被譽為“古津小鎮”的水洞底鎮,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氣息濃郁。孫水河的潺潺流淌,為這片土地譜寫了最動聽的旋律;而蜿蜒壯觀的龍山,則為它勾勒出一幅絢麗的畫卷。
清晨,燦爛的陽光灑滿大地,為水洞底鎮向紅社區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社區黨總支書記兼主任曹運清,迎著朝陽步入社區辦公室,開始了他一天的忙碌工作。多年來,他堅守基層,用腳步丈量社區的每一寸土地,以勤政實干精神回應居民的期待,將一顆熾熱的心獻給社區群眾。在他的領導和帶動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村規民約制訂遵守,志愿活動廣泛參與,鄰里之間互幫互助,醫療保障全員覆蓋,文化生活多姿多彩。2022年,社區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榮譽稱號。
這一國家級榮譽的獲得,使向紅社區在婁星區眾多社區中脫穎而出,曹運清也憑借其勤政為民、熱心服務的工作態度,贏得了社區退役軍人和老年人的深厚信任,成為社區群眾心目中的“優秀帶頭人”。
一
水洞底鎮因水運而興盛,是一個充滿古樸風情的地方。向紅社區坐落于水洞底鎮的東北側,這里的居民,主要由原湖南省鍛造廠職工家屬組成,他們曾經懷著滿腔熱情,為這片土地奉獻過青春和熱血。社區距離婁底城區8公里,轄區總面積2.8平方公里,下設8個網格組,65歲以上老年人就有1481人,其中80歲以上的218人,另有退役軍人378人。
曹運清于1990年參加工作來到湖南鍛造廠,對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每一株植物都非常熟悉。特別是社區中的長者們,他們對曹運清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見到他都會熱情地打招呼,有的甚至會緊緊握住他的手。面對這些滿頭銀發的老人,曹運清在心中默默立下誓言,他要為他們創造一個溫馨如家、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他將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社區工作中,致力于讓這片土地煥發新的活力。
近幾年,因參加采風等活動,我多次來到水洞底鎮,對向紅社區也漸漸熟悉起來。每次走進這里,都能感受到一種別樣的溫暖和生機。
過去的社區,道路兩側雜草叢生,兩邊全是雜亂無章的菜園子,家家戶戶搭建煤球棚,更是讓社區顯得凌亂不堪。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對居住環境及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曹運清毅然組織社區志愿者,對居民自建的煤球棚進行了統一拆除。然而這項工作開展困難重重,猶如逆水行舟。一開始,不少人對拆除工作不理解,對書記產生不滿情緒,甚至惹來了不少惡語相向,罵聲不斷。
面對這一壓力,曹書記沒有絲毫退縮,他和志愿者們挨家挨戶耐心溝通,用真誠和耐心叩開居民們的心門,他深知,只有讓大家真正理解改造的意義,才能順利推進工作。終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大多數居民被他的執著和真誠所打動,開始支持社區改造工程。
與此同時,曹書記為了爭取政府的項目資金,不辭勞苦,無數次往返于市、區、鎮各有關部門,每一次奔波都飽含著他對社區改造的殷切期望。那些日子里,他顧不上陪伴家人,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為社區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曹書記的努力下,社區爭取到1200多萬資金,有了這筆資金,一系列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先后改造房屋55棟823戶;進行排水管網改造,讓污水不再橫流;建設平整安全的步行道路3條,方便居民出行;社區亮化工程設置路燈85盞,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投入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26處,設置休息座椅20處;并增設健身器26處,每一處都彰顯著對居民的關懷。
在社區環境改造期間,曹書記幾乎天天守在施工現場,他像一位守護家園的衛士,時刻監督工程質量,協調施工矛盾,確保工程順利進行。三年的時間雖然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于向紅社區來說,卻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社區平整干凈的路面,綠化如茵的草地,規范整齊的菜園,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安全溫馨的居住環境,獲得了廣大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一致好評和點贊。許多老人謝絕了家人要他去大城市居住的要求,感慨地說:“現在的社區這么好,我們哪兒也不想去了,就在這里守著這個幸福的家。”
二
我與曹運清書記初次見面,是在2023年的夏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應水洞底鎮書協會長鄧戰勝老師的邀請,我前往他的居住地向紅社區進行參觀。在社區那間小小的辦公室里,我第一次見到曹書記。他中等身材,年過半百,鬢角略顯斑白,額頭上也刻著歲月的痕跡,但他那雙眼睛明亮而有神,笑意盈盈間,自然流露出一種讓人倍感親切的和藹氣質。
我剛在辦公室落座,便目睹了接連不斷的訪客前來。有的是來匯報情況,有的是來尋求書記的援助。據說,曹書記的辦公室每天都是門庭若市。就在我們交談未幾時,他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甚至居民家中的水電等問題,也成了他必須親自處理的“大事”。在他眼中,社區是居民生活的大家庭,那些看似瑣碎的小事,都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他總是耐心傾聽群眾的意見和需求,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盡可能解決,力求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看著他耐心傾聽、認真記錄、迅速安排的模樣,我心中涌起一股敬佩,這小小的辦公室,承載著多少居民的希望與信任。
有次,社區一位年過八旬的朱姓老人不慎走失,他的老伴焦急地跑到辦公室來求助:“曹書記,我老伴突然不見了,我在社區四處尋找不到,他有些神志不清,請您們幫忙尋找。”
曹書記的面容瞬間嚴肅起來,眼神中滿是擔憂與關切,他輕輕拍了拍老人的手,安撫道:“您別著急,我們一定幫您把人找回來!” 隨即,他迅速安排人員,穿梭在鎮上大街小巷,終于,在通往婁星城區三四公里的路段找到了走失的老人。當老人平安歸來時,家屬非常激動,拉著曹書記的手再三感謝,那一刻,曹書記疲憊的臉上綻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溫暖而純粹,是真心為他人排憂解難后的滿足。
其實仔細想想,作為社區書記兼主任,曹運清每日要統籌規劃社區各項重要事務,千頭萬緒,群眾的日常瑣碎困難,本不在他的職責范圍內。他也曾無奈地向反映問題的群眾解釋,建議找相關單位解決。可群眾眼神里滿是對他的依賴與信任,誠懇地說:“曹書記,我們找其他人沒有用,只能來找您。” 那質樸的話語,飽含著群眾對他深深的信任,也成了他無法拒絕、甘愿為群眾奔波的理由。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老齡工作已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重視。為了更好地提升社區老年服務質量和水平,他帶領社區團隊以服務老年人為宗旨,把老齡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與婁底弘和醫養中心進行合作,成立了老年協會和志愿者隊伍,為老年人提供助潔、助餐、助急、助行、助醫的“六助”等居家服務,力求把社區老年服務打造成規范化專業化的老年服務社區模式,讓這里的老年人度過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每天都有近百人在這里娛樂,老人們各得其樂,有的圍坐在一起打牌娛樂,笑聲朗朗;有的在空地上打太極拳,一招一式盡顯從容;還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活力滿滿。這是曹書記和志愿者們利用原湖南省鍛造廠的閑置房,精心打造的社區老年人的活動中心,也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陣地。經過全新的改建裝修,這座 1200㎡的活動中心煥然一新。設有老年食堂和餐廳、健身活動室、養老服務區、棋牌娛樂室等,配備有3名專職工作人員,忙前忙后,每天為30余位老人精心烹制營養可口的飯菜,把場地打掃得一塵不染,這里儼然成了老人們的第二個家,每天充滿了溫暖與歡樂。
三
曹運清祖籍新化,1966年出生于冷水江市,高中畢業后進了湖南鍛造廠,在車間鍛煉了兩年后,先后擔任鍛造廠經警中隊隊長、武裝部部長、機關支部書記。2017年,他走馬上任水洞底鎮向紅社區主任后,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社區服務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廣泛贊譽和衷心擁護。
80多歲的老黨員和退役軍人盛長二,前幾年摔了一跤,感恩曹書記的看望和關心尊重,他病愈后每天來到社區活動中心,除了打太極拳鍛煉外,主動當起了志愿者,兼起門前房后的清潔工作和區域衛生。曹書記對他說;“您這么大年齡了,還當社區志愿者,為社區服務做奉獻,實在不好意思。”老人說:“我是一名老黨員和退役軍人,為社區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應該的,也是對社區的一點回饋。”
在我的手機相冊中,珍藏著一張意義非凡的瞬間捕捉的照片。照片中呈現了一個極為感人的場景:一位中年男士與一位近90歲的老人相擁而坐,男士面帶微笑,緊握著老人的手,兩人親熱地交談著,那溫馨的畫面宛如一對久別重逢的母子。
這張照片的拍攝日期是今年的5月24日,在向紅社區辦公室搶拍的,照片中的中年男子就是曹運清,老人名叫楊愛蘭,是一位年近90歲的老黨員。當時,我正在社區采訪活動,目睹她找到曹書記辦公室來,親熱地和曹書記聊家常,主動要求參加社區組織的“紀念湖南鍛造廠六十周年”活動,并遞交了200元作為活動費用。“楊奶奶,我們非常歡迎您來參加活動,但費用我們不收您的。”曹書記溫和地向楊奶奶解釋。盡管老人堅持要支付費用,但曹書記最終還是在活動結束后,將錢款退還給了楊奶奶。
我驚嘆道:“曹書記,您的膽識令人敬佩,居然放心讓幾十位80歲以上的老人參加這次活動,這不僅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更是承擔著不小的責任擔當與風險。”
曹書記透露,在活動籌備時,他也確實很矛盾,考慮到很多的細節安排,許多事無巨細的工作,甚至連續半個月夜不能寐。這些鍛造廠的老職工,有些已經數十年未見,都渴望借此機會團聚。其中,92歲高齡的羅副廠長更是特別,他要子女親自陪同從云南趕回來參加活動。曹書記對此不敢有絲毫大意,特意安排志愿者專人負責從車站接送。值得慶幸的是,這次活動最終圓滿順利,他心里一塊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
社區老人及居民的困難,始終牽動著曹運清的心。他將老人們視如己出,經常走訪,探望生病的老人,噓寒問暖,傳遞社區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對于那些獨居或空巢的老人,他更是關懷備至,不斷與他們的家人溝通,確保老人的子女每天至少兩次電話問候,若聯系不上,便通知社區志愿者介入。
社區居民周秋云在丈夫去世后獨居生活,因患有嚴重抑郁癥,將老公給她留的錢亂買物資等,曾經被送到精神病院住院。回家后,曹書記和志愿者經常給她做心理輔導,幫她買好藥放辦公室保管,要她每天到社區辦公室來報到兩次,曹書記親自督促她服藥,還幫她保管工資,每月限定給她一千元生活費。周秋云感激地說:“多虧了曹書記幫忙,我才恢復正常生活!”她還擔心以后曹書記要是退休了,不知該怎么辦?
曹書記安慰她說,隨著國家對銀齡工作的重視,社區老年服務工作以后會越做越好,會為老年人消除后顧之憂的。
四
湖南省鍛造廠,曾隸屬于國防科工辦的軍工生產企業,擁有近400名來自全國各地部隊的退役軍人。曹運清作為基層黨的工作者和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始終銘記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滿腔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投身于退役軍人工作。近幾年來,社區積極傳承“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建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配備了專職人員,致力于為退役軍人及其家屬提供周到的服務,確保社區的退役軍人和老年人感受到一種歸屬、成就、榮譽和幸福感。
2023年的9月,得知曹運清被評為“婁底市最美擁軍人物”的消息,我當時去向紅社區采訪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
那天,我預約了一輛網約車,約定下午兩點半在小區門口等候司機。“阿姨,您要去水洞底嗎?”一位帥氣的男子早已在路邊等待,面帶微笑地向我詢問。
在車上閑聊時,我得知司機姓鄧,也是來自水洞底。“您認識向紅社區的曹書記嗎?”我好奇地問道。
“您是想找曹主任吧,我太了解了,我就是這個小區的志愿者!”真是出乎意料的巧合。小伙子一邊駕駛,一邊熱情地講述起曹主任如何關懷退役軍人的種種事跡。
這位姓鄧的年輕人,和他的父親都是退役軍人,家中還有三個姐姐。他退役時,全家擠在一間僅40多平方米的平房中,經濟條件緊張,正為結婚無房而發愁。得知他的困境后,曹運清主任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分配到的單身職工房無償贈予他,解決了他的婚房問題,而曹主任自己一家卻搬到了岳父母家的平房中居住。
“曹主任是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領導,也是社區退役軍人的貼心人,一般除了送房子給自己家人,誰會這么做啊?”小鄧感慨地說道。到了水洞底,因為曹主任比較忙,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專干小謝接待了我,并陪我參觀了社區近400名退役軍人信息資料室,退役軍人榮譽展示臺。2019年,社區對退役軍人進行全面調查、統計精準人數,有的退役數十年老兵無法提供證件,曹書記和社區服務站人員到處尋找原始檔案查閱,處理疑難問題。歷經半年之久,將社區300多名退役軍人干部建檔立卡。小謝陪伴我在社區的平坦道路上邊走邊聊,在長達300米的文化長廊上,豐富多彩的內容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讓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仔細欣賞。這里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彰顯了軍工的情懷與精神,以及軍人的風采,圖文并茂,充滿了正能量,給予人們鼓舞的力量。
小謝向我透露,在曹書記的不懈努力下,社區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的危舊房屋等難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并消除了安全隱患。對于老兵的待遇和信訪問題,他們積極深入地進行思想工作,用真心和情感化解信訪矛盾,確保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鄉鎮,從而維護了社區的穩定與和諧。
我們來到一棟平房前,一位老人正在整理自家菜園,菜園分廂用石塊圍起來,時令蔬菜一片綠色,門前還有幾株結滿金錢桔的樹。“陳伯伯,您在忙啊?休息一會吧,有人找您聊聊。”小謝與老人打招呼道。老人叫陳紹柏,今年80歲,1965年從邵東去當兵的,退役后來到鍛造廠,雖然3個小孩都在外面工作,企業于2007年因政策性破產,但他和許多退役老兵一樣,仍選擇留在這里生活。“曹書記很關心我們,經常問寒問暖,讓我們感到很溫暖,我在市中心醫院做膽切除手術,曹書記還親自買水果上醫院看望,讓我非常感動。”陳紹柏老人對我說。
“我們在曹書記的帶領下,社區的雙擁工作成效顯著,讓居住這里的每一個退役軍人感到無比舒心,常常為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而感到自豪。”小謝如是說。
“社區工作無小事,群眾滿意是大事。” 曹運清飽含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將汗水灑落在社區的角角落落,澆灌著群眾幸福生活的種子。他始終保持著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懷著一顆赤誠的心,默默堅守在基層崗位上,用自己的付出與擔當,詮釋著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他就像一座堅固的燈塔,成為社區群眾心中最堅實的主心骨;又像冬日里的暖陽,是大家最溫暖的貼心人。
幾年來,曹書記帶領社區榮獲了各級政府頒發的“先進單位”“文明社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十余項榮譽,他本人也多次榮獲“先進個人”“先進黨組織書記”“2023年婁底市最美擁軍人物”等稱號,還當選為婁星區十一屆人大代表。
婁底之名源自二十八星宿,因坐落于婁星與氐星的交匯處而得名。在浩瀚的星空之下,曹運清宛如其中那一顆璀璨的星辰,在婁星的星群中熠熠生輝,顯得格外耀眼和引人注目!
作者簡介:王建華,筆名寶島阿華。中華詩詞學會、婁底市作協會員,作品見刊于《湖南文學》《湖南工人報》《中國有色金屬報》等報刊,連續五年被聘為紅網舉辦的全國文學征文大賽評委,著有散文集《華韻春秋》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