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側洞山上杜鵑紅——郭永祥
側洞山上杜鵑紅
郭永祥
梅龍大山連綿起伏,到十里排頭鋪西端,突兀而立,名喚側洞山。
春天的側洞山,時而細雨霏霏,時而艷陽高照。山上翠竹簌簌,杜鵑親密盛開。
山腳下的雷家沖,盛傳抗日英雄胡甫喬被日寇活活剮了7天,最后英勇犧牲的悲壯故事。
關于這段往事有多個版本流傳,胡甫喬到底是哪里人?究竟在哪里被害?他的真實身份是什么?眾說紛紜。
帶著這一連串疑問,我們來到抗戰期間原湖南?。üぃ┪瘷C關所在地睦鄰堂,打聽到胡甫喬次子胡秋和尚在,住在女兒胡瓊家里,當即前往探訪。
胡秋和老人患尿毒癥多年,他只記得曾在雙峰縣梓門橋鎮街埠頭村馬彎子坳住過。3月20日上午,我們驅車前往,一路探訪了位于光明村劉家鋪胡甫喬舊居遺址,及后來胡家租住過的街埠頭馬彎子坳。
我們找到了胡甫喬被侵華日軍殘忍殺害的雷家沖彭家屋場??茨?,屋場曾是大戶人家,一根屋柱上留著很多銹跡斑斑的鐵釘頭。屋前有口水塘,左側10米獨立著一棵合抱粗的金絲楠樹,枝繁葉茂。我們還找到了年逾九旬的知情人曹陽華和黃厚明,兩位老人含淚講述了胡甫喬遇害的過程。
今年91歲的曹陽華老人,曾是胡甫喬的學生,與先生長子胡秋江(1934年—2023年,1951年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營長)同窗。曹老也是退役老兵,雖年事已高,卻體格硬朗、聲如洪鐘,說起往事思路清晰,如數家珍。
胡甫喬先生中等身材、文質彬彬,常穿藍布長衫。先生祖居永和村胡家灣(現屬街埠頭村),在鄰村劉家鋪開了個伙鋪(旅店)。先生文采極好,會說日語,算盤珠子打得響當當。
先生家道殷實,育有三男三女,次子被侵華日軍殺害,后來兩女夭折,僅長女云香和兩子秋江、秋和成年。如果不是侵華日軍燒殺搶擄,一大家子將團團圓圓其樂融融。
1944年春節剛過,侵入雙峰的日軍在鈴子山一帶搶劫時遭到抗日武裝伏擊,由擄來的兩個民夫抬著一名傷兵沿潭寶路趕往永豐。那兩個民夫,一個是織匠彭加谷,時年15歲,個子雖小,但機警靈敏;另一個是左愛堂,時年26歲,長得高大威猛,他家小店鋪被侵華日軍一把火燒個精光,對日軍恨之入骨。
倆人抬著日本傷兵到了香鋪坳,借口抄近路離開了日軍隊伍,路過堤塘時,將傷兵連同擔架一起拋進塘中。不料昏迷的傷兵被冷水泡醒,鬼哭狼嚎般大叫起來。左愛堂見狀猛地拿起上了槍刺的三八大蓋對著水中鬼子一陣猛刺,傷兵一命嗚呼。隨后倆人拿著傷兵的槍支和頭盔一路飛跑到測水河邊,連夜過河,將東西交給了對岸的抗日游擊隊。
第二天,日軍瘋狂報復,大肆搜捕“抗日分子”,燒殺搶擄,無惡不作。胡甫喬和鄰居胡印堂(當天被殺害)在劉家鋪被抓,鬼子從胡甫喬身上搜出了20張“難民證”。
據胡甫喬妻弟黃錫清(1913年一1999年,中共地下黨員,鈴山村人)后來介紹,這二十張難民證,是為了方便地下黨活動,胡甫喬千方百計才弄到手的,當時中共湖南省工委機關還隱蔽在睦鄰堂,省工委正計劃將一批地下黨員轉去延安。
日軍抓到胡甫喬這條“大魚”,妄圖順藤摸瓜。他們把胡甫喬押往湘鄉大本營,先是威逼利誘,繼而嚴刑拷打,但胡先生始終沒有吐露一言半語。不料想一個外表文弱的教書匠卻是如此硬骨頭,日軍無計可施,最終惱羞成怒,將胡先生押回街埠頭,綁到雷家沖彭家大屋門前的屋柱上施以碎剮之刑。曹陽華老人回憶起來,至今心有余悸。日軍心狠手辣,胡甫喬被折磨了七個晝夜,鮮血把屋前池塘里的水都染紅了。1944年正月十二,年僅三十九歲的胡甫喬先生被日寇活活折磨致死。先生的慘死成了胡家人和鄉親們心中永遠的痛,此后彭家老屋一直無人居住。
侵華日軍的目的,一是想引蛇出洞,誘出中共地下黨和抗日游擊隊;二是想用慘無人道的酷刑摧毀先生的意志,逼他招供求生;三是想迫使先生的親屬出賣同胞。
然而,胡甫喬之先生和他的家人以民族大義為重,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敵人的如意算盤都落空了,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舍生取義的革命意志。
胡甫喬始終沒有供出那20張難民證的來龍去脈,敵人未從他身上得到任何有用的線索,也沒有追查到2名殺敵勇士的下落,隱蔽在離雷家沖不到3華里的睦鄰堂湖南省工委機關也安然無恙。
胡甫喬被捕后,他8歲的兒子出門尋父遭遇日軍,慌亂中鉆進街埠頭集市一張屠桌底下,遭日軍槍殺。據胡甫喬大兒媳楊宣玲講述,胡家共有六位親人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
胡甫喬遇害后,胡家在劉家鋪住不下去了,其妻黃銀秀帶著五個孩子在街埠頭馬灣子坳舍屋(租屋)居住,不久2個小女兒夭折,大女兒因思父心切變得癡癲。年逾九旬的馬彎子坳鄰居黃厚明老人回憶說,黃銀秀經常夢見一身血污的丈夫回來,3年后黃銀秀忍恨病故,死亡時肚子腫起老高,不到4歲的細崽撲在媽媽身上邊哭邊摸要吃奶,其情之慘,人見人哭。
鄉親們將胡甫喬先生安葬在睦鄰堂附近的胡家灣爛草沖,墓園坐西朝東。他長眠在美麗的測水河畔,永遠守護著睦鄰堂,每天聽著測水河淙淙水聲,看著朝陽從東方升起。
從此,側洞山上的杜鵑花開得格外鮮艷,映紅了街埠頭。
作者簡介:郭永祥,筆名東郭,又名半斗翁。婁底市作協會員,雙峰縣作協會員。有作品見刊于《新湖南》《樂齡悅讀》。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