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大學生創新創業 科技賦能環保治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8日訊(通訊員 曹富蓉)近日,由中南大學王宇峰博士團隊領銜研發的含砷固廢處理新技術在銻都環保有限公司取得重大突破。這項創新技術不僅破解了含砷固廢污染治理的世界性難題,更實現了高純砷產品的國產化替代,為冷水江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在銻都環保公司的現代化生產車間,全自動砷堿渣處理系統正高效運轉。記者看到,通過“破碎磨礦—低溫浸出—連續鹽析—砷堿分離”的創新工藝流程,昔日令人頭疼的工業廢料正被轉化為可再利用的碳酸氫鈉和砷產品。
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沈吉峰說:“過去含砷處理是個老大難問題,現在通過這項新技術,不僅能實現無害化處理,還能變廢為寶,環保指標也完全達標,真正將環保治理的優勢轉化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據了解,砷堿渣中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其處理一直是世界性環保難題。2020年起,在市委、市政府“政產學研”協同機制推動下,湖南省礦產資源集團(原湖南黃金集團)銻都環保公司聯合中南大學組建攻關團隊,先后突破砷堿高效分離、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瓶頸。
中南大學駐冷水江科技特派員江鋒說:“砷堿渣的傳統處理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這帶來的環保風險非常高,而我們這個技術,可以實現砷堿渣里面的砷、銻、堿資源的一個綜合利用。”
2023年,該項目被納入湖南省“揭榜掛帥”重大科技專項,獲得100萬元大學生創業基金支持。團隊放開手腳,加速成果落地,如今已在冷水江錫礦山建成2萬噸/年的砷堿渣處置示范工程。
中南大學駐冷水江科技特派員江鋒說:“我們這個技術解決了砷堿渣歷史遺留污染問題,有效緩解了水污染問題。另外,解決了砷堿渣的一個行業難題,真正實現砷堿渣的一個資源綜合利用。最后,這個技術可以得到一個高純砷,打通我們高純砷的一個原料通道,可以助力我們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從環保治理邁向資源循環,青年科研工作者用創新實踐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關注項目最新進展。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