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農人(七)王紅姣:稻田里的鏗鏘玫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2日訊(通訊員 朱俊峰 曹富蓉)告別車水馬龍的商海,她帶著對家鄉土地的深情,一頭扎進稻田,用智慧破解難題,以汗水澆灌希望,帶領鄉親們在致富路上大步前行。她就是稻田里的鏗鏘玫瑰——王紅姣。
在惠清農業基地里,陽光透過育秧棚,灑在嫩綠的秧苗上,負責人王紅姣正與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熱烈交談。2013年,在外經商的王紅姣被一則農業發展消息吸引,毅然返鄉踏上了種糧路。
市惠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紅姣說:“2013年的時候,剛開始成小部分流轉,慢慢地開始做,大概幾十畝吧,那個時候都是靠人力,打人海戰術,一年下來掙不到錢,并且虧了幾十萬。”
出師不利,王紅姣反而越挫越勇,她果斷向市農業農村局取經。在農藝師的指導下,她大膽探索種養結合模式,歷經無數次嘗試,終于培育出稻蛙米。這種特色大米一經上市便廣受好評。2016年,公司扭虧為盈,事業逐步走上正軌。正在這時,命運的考驗再次降臨。
市惠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紅姣說:“去年六月份不是發了一次大洪水嗎,把我們這個基地的青蛙、田魚一次性沖走了,還有那個育秧大棚也被沖毀,河堤也沖毀,那個時候說實話,心里很生氣的,一夜之間又回到解放前?!?/p>
看著洪水肆虐后滿目瘡痍的基地,王紅姣的心被苦澀與不甘填滿,但很快,她就把被洪水卷走的希望,一點點重新拼湊了起來。如今,公司1200畝優質農田在陽光下泛著生機,2500平方米的倉儲空間整齊有序,30多臺大型耕種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整裝待發,真正實現了從種植到銷售的一條龍產業服務,成為當地糧食生產及加工規模最大的農業企業。面對鄉親們的需求,王紅姣總會毫不猶豫伸出援手。
村民郭石英說:“我家種了五畝地,沒有人工,我要請王老板幫我犁田、插秧,幫我們育秧,非常感謝王老板,太好了?!?/p>
市惠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紅姣說:“我是在這里土生土長的人,能夠幫到附近的周邊老百姓是最好的事,我也很開心,只要大家需要我,我都會努力幫助?!?/p>
近年來,王紅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動周邊群眾發展種植、養殖業,公司回收農產品并提供技術指導。2024年,公司共帶動農戶2800戶,經營耕地面積11200余畝,帶動農戶畝均增收400元,戶均增收1000余元,受益貧困戶人口80人,解決了72人的就業問題。
市惠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紅姣說:“我們的惠清紅旺稻蛙米,綠色又美味,我的目標是讓它走上全國人民的餐桌,下一步我想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帶動周邊百姓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出份力。”
從商海到農田,王紅姣這朵稻田里的鏗鏘玫瑰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芬芳浸潤了鄉村沃土,讓鄉村振興的圖景愈發絢爛。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