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載于《湖南日報》2025年2月10日01、03版
充分展示湖南良好的營商環境、低成本的綜合投資優勢、先進科學的應用場景
《投資湖南》大型系列報道今起推出
湖南日報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姚學文 唐曦)春天到了,萬物萌發;投資湖南,正當其時。湖南日報精心策劃的《投資湖南》融媒體系列報道,2月10日起在湖南日報全媒體隆重推出。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將其作為經濟工作“第一抓手”,不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主動出臺各種優惠引資政策,積極打造科學、優質的應用場景。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俯下身子去招商,真誠與客商交朋友。各級職能部門,細致做好優質服務。蛇年春節后一上班,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就是招商引資工作會,省里主要領導熱情邀請客商一起座談,聽取意見建議,交流發展思路,暢談美好未來,激勵發展信心,給客商吃下“定心丸”。
計于春,精于勤,敏于行。為了充分展示湖南良好的營商環境、綜合成本低的投資優勢、先進科學的應用場景,新春伊始,本報就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全省各地經濟園區、企業車間,講述客商投資湖南的故事,記錄湖南方方面面服務投資企業的細節。敬請關注。
廣汽情定長沙,暢享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鏈條支持,16年陸續投入200億元,著力打造湖南新智造標桿——心動只為配套全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楚禹 歐陽倩 王茜 李曼斯
【項目名片】
廣汽埃安長沙分公司于2023年10月在長沙經開區注冊,首期投資超40億元,預計帶動近百億元產業規模,成為中部地區超大型汽車生產基地。工廠集四大核心工藝于一體,打造工業4.0標桿產線,2024年8月起全面量產。總裝車間總面積77000平方米,融合多項先進技術,是國內首個應用大型機器人移栽合金電池的車間,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及品質。
廣汽埃安長沙工廠。本版照片均為通訊員 攝
廣汽埃安采取就近建廠、配套戰略,助力長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并計劃將長沙工廠打造成國內第二生產基地。同時,工廠全面升級,成為湖南省新智造標桿,具備高智能、高質量、高效率、高柔性和低碳環保五大全球領先優勢,包括湖南省首個黑燈工廠、全球最高精度藍光測量、全球最大動力電池搬運機器人等。
【投資故事】
長沙,漓湘東路、涼塘東路。這里原為廣汽三菱長沙工廠廠址。
16年前,從一卷圖紙、一片黃土,再到樁基施工、汽車工廠拔地而起。
時代列車呼嘯而去,燃油車市場日漸式微,廣汽三菱陷入經營困境。
2023年,在經過重組后,原有工廠披上綠色“戰袍”,重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項目。
“廣汽集團自2009年入湘,已累計投資約200億元。我們把新能源汽車新車型、新技術落地湖南,再次用實際行動看好湖南、選擇湖南、投資湖南、扎根湖南。”2月5日召開的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如是說。
1.始于16年前的牽手
——“回頭客”招商,靠情誼,更靠產業吸附力和未來前景
企業是敏感的。在這16年中,如果留給企業的印象是政府“難搞”、程序“難纏”、事情“難辦”,企業絕不會拿16年投入來回饋。
動輒上億元的投資項目,是資本理性選擇的結果。
彼時,國內也有其他城市在全力爭取廣汽埃安項目。
不打“土地戰”、不弄“花式”獎補,長沙拿出招商利器——產業集群。
廣汽埃安展廳展示的核心零部件。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長沙六大千億產業之一。長沙打造的17條產業鏈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占據兩席。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說,企業追逐產業聚集度,完善的產業配套和鏈條支持,既是長沙汽車產業的底氣,也是廣汽埃安落地長沙的重要原因。
長沙經開區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迅猛。上汽大眾、廣汽埃安、北汽福田等車界翹楚同場競秀,博世汽車、索恩格、住友橡膠、大陸汽車等國際名企扎根發展,“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放大。
短短三年間,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已成為長沙經開區的首位產業,崛起為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2024年,長沙經開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鏈升鏈”,新能源化進程加速,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9.3%、占比達55%。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埃安工廠落子長沙,供應鏈、物流成本、未來前景是三個重要因素。
首看供應鏈。
先進儲能材料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環節。長沙已形成了上游前驅體、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電芯及PACK到廢舊電池回收的完整產業鏈條,產業完整度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這意味著,理論上不出長沙,即可找到上下游企業生產新能源電池。
物流成本讓企業頗為關注。尤其對汽車這類“大件”來說,物流運輸成本占不小比例。以鈑金件為例,鈑金下件后,如果能就近加工,即可減少中間倉儲、物流運輸等環節,為企業節約成本。廣汽埃安落地長沙,可實現關鍵零部件長沙造、長沙配。
看未來前景。智能網聯是新能源車產業集群的另一核心領域,湖南在2017年之前就已搶先布局。2024年,長沙入選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這是繼獲批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國家級湖南(長沙)車聯網先導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國家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后,獲批的第五塊智能網聯領域國家級牌照。長沙也成為國內唯一集齊5塊智能網聯領域“國家級牌照”的城市。
自動駕駛無人車測試是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的基礎。長沙擁有千余畝全無人全天候不間斷封閉測試場,再加上吉林大學·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舍弗勒大中華區第二研發中心、中汽院研究中心等研發中心,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化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2.成于細致熱情真誠
——隨喊隨到、不喊不到、服務周到,托舉企業不負眾望
16年熱情服務,是廣汽再次牽手湖南的基礎。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項目,單體投資超40億元、關聯投入累計將超100億元。
從對接到談判,省市領導高度重視。從洽談到落地,服務內容之多、之細,他們仍記憶深刻——
長沙經開區經濟合作局招商五處處長戴博文講述了2個“兩天”的故事:在合同簽訂關鍵階段,長沙經開區組建團隊,專門騰出一間會議室,與廣汽埃安團隊逐項敲定細節。
“關鍵的兩天,團隊人員都沒有回家,在會議室吃盒飯,經常吃飯時就某個方面達成一致,或者想到解決辦法,大家放下筷子又去干活。”戴博文說,當時過程有曲折艱辛,但結果是完美的,我們用真心誠心,換來了對方交心放心,最終握手言歡、項目落地。
合同細節敲定,雙方達成一致,只差簽字蓋章,但傳聞項目可能有變數。長沙經開區招商人員連夜坐高鐵,到廣汽集團廣州總部蹲守。兩天后,合同簽訂,懸著的心才落地。
廣汽埃安長沙分公司綜管負責人高濤回憶了“3棵樹”的細節:工廠啟動建設后,長沙經開區專門組建了微信群,20余人的群里,包括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審批、項目辦、經濟合作局等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
“遇到什么難題,直接在群里提出,很快就有負責具體事項的人員回復,溝通快、效率高,有些行動之快,出乎我們意料。”高濤回憶,當時項目大門前有3棵樹,因員工安全及貨物運送需要移走,但不知找哪個部門辦手續。在群里提問后不到一分鐘,群內立即告知手續流程,并指派工作人員代辦。“第3天,經開區管委會領導就在群里追問是否辦理成功。”高濤說,正是園區時時響應、事事回應、件件落實,企業辦事順心,才能心無旁騖抓生產。
一名從廣汽三菱轉到廣汽埃安的老員工還原當時流轉安置的場景:當時有1100余名員工留下,如何安置他們,長沙經開區熱心服務,與公司進行了幾輪意見搜集,并設置法律咨詢、心理咨詢團隊,最大程度既保障企業運轉,又照顧員工利益。“我發現一個細節,園區很多干部來公司,自己燒水、擺設會場,輕車熟路,政府部門與企業親如一家。”這名員工說。“這1100多人中,有300多人是技術骨干,經開區的幫助,為公司留下了寶貴的人才資源。”高濤說。
……
多方托舉之下,廣汽埃安不負眾望:工廠從項目動工到完成升級改造,僅耗時9個月時間;搭建全球新能源汽車唯一的“燈塔工廠”;建設了基于全面視覺AI應用、3D視覺系統及全球首個自研激光螺旋焊工藝等前沿科技的智能生產線。
廣汽埃安總裝車間。
“企業生長周期不同,服務模式、服務重點也會不同。我們一直踐行‘店小二’精神,做到隨喊隨到、不喊不到、服務周到。”長沙經開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劉杰靈說。
3.久于未來布局
——拓市場、轉產品,政企攜手續寫情緣
服務一家企業,就是服務產業生態,就是服務地方發展。
以前,本地配套率低是長沙汽車產業的痛點。去年,長沙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開園,提出“整零協同”目標,引導長沙整車和核心零部件企業、總成系統與次級零部件企業,組成協同創新聯合體,共同實施整零協同創新項目,大大提高了本地配套率。
焊接車間
廣汽埃安入駐后,配套企業也接踵而至。以AIONS車型為例,其要求同步件、大體積,已實現100%就近配套。“我們把31家供應商集中至27家,其中3家是廠中廠配套,20家是長沙市內配套,4家是省內其他城市配套。”
廣汽埃安長沙分公司綜管負責人高濤介紹,這27家配套企業涵蓋了網聯、車體、飾件等領域,單車配套價值約2萬元,以全年20萬輛車計算可為湖南帶來40億元的配套產值。
“未來,我們希望面向海外,把長沙打造成為廣汽重要的出口基地,將長沙工廠建設為30萬輛/年的全球領先生產基地。”古惠南表示。
電池安裝
新能源汽車出海,長沙早在試水。依托湖南自貿試驗區優勢,長沙在全國首創性提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包裝使用鑒定聯動監管模式,可為企業“分箱發運”(拆解車身與電池)提供便利,節約運輸時間,避免了堆存、損耗和管理等各項成本的產生。
長沙經開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劉杰靈介紹,在企業辦理資質后,園區可為企業對接資源、全力拉通出海審批環節。
廣汽埃安今年內將推出L4自動駕駛車輛。這與長沙智能網聯汽車部署不謀而合:今年新年伊始,《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細則(試行)V5.0》印發,對企業申請臨時號牌流程進行了優化簡化,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開展夜間測試,并首次明確提出“支持功能型無人車,以及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等的應用探索”。
未來3年,長沙市內五區將開放1200平方公里作為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區域。
廣汽集團與湖南長沙,16年攜手相伴,情緣越來越濃……
【服務者說】
招商引資的競爭本質是營商環境和服務能力的競爭
長沙經開區管委會經濟合作局局長 袁鳴
作為園區發展的參與者與推動者,我們深知,招商引資的競爭本質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更是服務能力的競爭。
企業的選擇,是對園區的信任。長沙經開區始終將“真誠”作為服務的第一準則。溝通對接中,從客商考察到項目落地,全程專人跟進、快速響應、全方位服務、全要素保障。例如,為快速推進廣汽埃安項目,園區從落地方案、產線技改、資質獲取等各方面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最終以專業和誠意贏得信任。服務不是口號,而是行動。讓企業感受到“被重視”“被需要”,才能真正扎根園區。
靶向發力,精準匹配需求。長沙經開區堅持“精準招商”與“深度服務”雙輪驅動,動態梳理企業擴能需求,提前布局上下游配套。例如,針對固態電池等未來產業,組建專班研究技術路徑,主動對接行業龍頭,搶占先機。企業的痛點,就是服務的重點。只有深度理解產業邏輯,才能與企業同頻共振,實現共贏。
服務不止于招引,更在于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園區創新“并購招商”等模式,針對閑置資產,量身定制盤活方案,推動華湘工業園等老廠區煥發新生。項目落地后,協同多部門建立“綠色通道”,確保審批提速、要素保障到位。企業成長需要時間,而我們的服務沒有終點。
一支專業高效的隊伍,是服務的核心支撐,必須要有真誠以待的人格魅力、說到做到的契約精神、專業共情的能力本領以及馬上就辦的務實作風。通過賽馬機制,園區倒逼團隊提升產業研究、商務談判和資源整合能力;定期開展跨境招商實戰,錘煉國際化視野。服務企業,既要“熱情”,更要“內行”。只有自身成為懂產業、懂市場的“行家里手”,才能為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作者:曾楚禹 歐陽倩 王茜 李曼斯
責編:徐凱琦
一審:胡澤匯
二審:唐能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 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