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ore-error/1&pid=45434035)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2023年 11 月 23 日,湖南省召開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2024 年 1 月 5 日,婁底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就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作出專門部署。冷水江市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會議精神和婁底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決策部署,緊緊圍繞“1+2+2”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求,精準施策、主動作為,在新時代走出了一條具有冷水江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
2024年3月7日,冷水江市召開科技創新引領新型工業化工作推進大會。“新型工業化一直是冷水江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所在、底氣所在。全市上下要堅持創新驅動,支持企業持續加大創新投入,在特定領域“鍛長板”,擁有自己獨有的“瓷器活”。冷水江市委書記、二級巡視員曾伯怡的講話引發全市各界熱烈討論和強烈共鳴。“世界銻都”冷水江,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至1969年10月建市時,境內已有錫礦山礦務局、金竹山煤礦、大建煤礦、資江煤礦、七里江鐵礦、冷水江鐵廠、耐火材料廠、省輕工機械廠、中南煉廠、資江氮肥廠、金竹山電廠、冷水江制堿廠等一大批企業建成投產。至上世紀70年代末期,冷水江已形成集化工、煤炭、冶金、電力、機械等多樣工業品種的工業體系。建市50多年來,冷水江市以湖南省2%的地域面積和5%的人口,創造了全省10%以上的經濟總量和7%的財政收入。
目前,冷水江市擁有工業企業1236家,產業門類齊全,工業企業密度居湘中之最。這也成為冷水江市謀求“突圍、攻堅、跨越”的動力之源和底氣所在!進入新時代,傳統產業逐漸顯露出后繼乏力的跡象。科技創新引領新型工業化,不僅是冷水江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更是其實現“新老更迭、持續發展”完美蛻變的關鍵所在。近幾年,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以先進制造業強市為目標,主動對接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立足抓好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加快構建“1+2+2”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化”趨勢日趨明顯。轉型升級,并非一蹴而就,更多需要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近年來,冷水江市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積極引進高新技術和高端人才,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強勢崛起。2023 年,冷水江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 106 戶,技術合同成交額 21.6 億元,均超額完成婁底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實施銻都人才行動,開展“5135 人才引進工程”,建設人才公寓 430 余套,引進“候鳥”人才專家 94 名,為 74 名高層次人才發放“銻都人才卡”。全市現有三A新材料、華科高新、天寶實業、鑫達耐火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3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三A新材料的二氧化硅、天寶實業的緊固件、閃星銻業的三氧化二銻、鑫達耐火的96A高級硅磚獲評省級單項冠軍產品。冷水江銻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負責人彭竣說:“科技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唯一選擇和必由之路。近年來,銻都環保的砷堿渣無害化處理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冷水江市全面推動“智賦萬企”,508家企業實現“上云”,87家企業實現“上平臺”,打造智能制造企業2個、智能制造生產線(車間)8條、智能工位58個,7家企業獲得省級數字化轉型“三化”重點項目,2家企業獲得省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75%以上的園區企業進行了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有了科技創新的驅動,冷水江市通過促進新老企業的抱團發展,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一步推動了新型工業化的進程,為全市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冷鋼將將以高端化、智能化、生態化、信息化為發展方向,全力進行產品轉型升級,致力建設綠色工廠,全力打造智慧企業 。加大鋼產品開發力度,讓冷鋼“老樹發新芽”,為冷水江推動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我們企業應有的貢獻。”冷水江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曹革新信心滿滿地說。新型工業化,產業是發展主體,良好的生態環境則是不可或缺的發展沃土。在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冷水江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近年來,冷水江市深入開展“營商環境直通車”“萬名干部聯萬企”“千人幫千企”等專項行動,推廣“政策超市”“金融超市”“湘易辦”超級服務端,全力解決企業“人、財、地、能”問題。2023 年,共收集問題 226 個,現場解決 69 個,交辦解決 157 個。全面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2023 年減稅降費及退稅 1.51 億元。全面推進市場主體倍增、產業發展“百十億”工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 10 家,凈增市場主體 2986 戶,新增 10 億級企業 1 家、億元級企業 1 家。一組組數據,是冷水江市工業發展的特色所在、優勢所在,也為我們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礎。
2023年以來,冷水江市全面參與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鋼鐵產業集聚了冷鋼、天寶、金弘等19家企業。其中,天寶實業是亞洲最大的緊固件生產企業,形成從廢鋼到鋼材再到緊固件的完整產業鏈條。銻產業覆蓋采、選、冶、煉、深加工全流程。現有涉銻企業12家,年產銻品5萬噸左右,國際市場占有率35%以上,被納入全省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其中閃星銻業是全國銻業龍頭企業;現有耐火材料生產企業7家,光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作為冷水江市近年來培育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集聚光電子信息企業18家,形成較為完整的觸摸屏產業鏈條;大唐華銀冷水江市光伏發電項目二期首批主陣并網發電,新華能源集中式儲能、集中110千伏輸變電、新能源叉車等項目有序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觀。全市現有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省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節水型企業3家。華新水泥、振強銻業、中孚耐火等一批傳統企業積極開展節能改造項目,主動響應“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要求,全市萬元規模工業企業能耗降低率連續3年保持10%以上。
鷹擊長空萬里闊,大鵬展翅任翱翔。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冷水江市將深入開展中部地區“材料谷”建設攻堅行動,以科技引領“1+2+2”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做強以鋼鐵產業為代表的支柱產業,做精以銻產業、新材料(含耐火材料)產業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做大以光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抓牢抓實錫礦山有色金屬產業園建設、優化鋼鐵產業結構等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十件實事,奮力推動新型工業化走在前、作示范。
責編:扶雄芳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